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是典型的主题出版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出版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服务的出版意图、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版功能、出版的公益性导向及时间节点特征与主题出版的目的、效果、特征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性质的再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主题出版的历史内涵并对其理论化的推进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2.
"消灭家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被提出过,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之维,且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消灭家庭"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对此予以哲学阐释本身就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唐穆君  黄留珠 《社科纵横》2012,27(12):128-130
文化交流不足,文化受认可度不高等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因素,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并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把文化放在唯物史观角度下考察,认为文化具有客观性,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又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文化具有不平衡性等特征,并不总与物质的发展成正比.其真知灼见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理论研究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104.
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瑰宝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伦理内容。在对西方传统诚信思想成功实现扬弃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属于无产阶级、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诚信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诚信思想、经济诚信思想和学术诚信思想等,这些宝贵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法思想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世界眼光论述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国际原则;通过批判维也纳公约以及该公约所建立的国际体系、谴责欧洲列强之间的背信弃义和秘密外交以及揭露欧洲列强的侵略行径,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对粗暴践踏国际法行径的否定和以国际法维护弱小民族国家合法权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思想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自由和人权之普遍价值的论述,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域对未来民主政治发展路向的描绘,以及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设计,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之所以超越了当时盛行的文化史观,关键在于他们在研究文化理论时具体运用了"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的方法、科学抽象法、社会整体性的方法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的思想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叙述方法是现实的历史叙述方法与唯物主义的辩证叙述方法的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统一起来,实现了文化理论的历史嬗变。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启发我们:当代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思想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08.
《社科纵横》2018,(3):137-140
刘海霞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一书,深入分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并结合中国现实生态环境问题,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借鉴作用,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从其创作背景、显著特点和现实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09.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正义作为一种道德理想、价值追求和崇高境界,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讨与追寻。奥康纳探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正义性社会的一种憧憬。他认为,在生产社会化已高度发展的今天,分配性正义根本不可能实现,人们应该从对分配性正义的迷恋中挣脱出来,转而追求生产性正义,进而提出了生态学社  相似文献   
110.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以及人的能力发展几个方面。马克思"世界交往"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饿关联性:"世界交往"才能保存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生产力;只有"世界交往"才能获得利用全球全面的生产能力;"总体的人"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存在和生成离不开"世界交往";"世界交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依存关系和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世界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