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中国古代男诗人向来借恋歌来比喻他的政治遭遇,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写给灵箫的三十多首情诗是在他1839年被迫辞官南下的路途中写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像以前的男诗人一样借恋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遭遇,反倒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自己在面对与灵箫的爱情时,既"沉溺"其中又想努力"摆脱"的强烈而又真实的情感。这主要与明清时期尚情、唯情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女双性"的文化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和薛福成是清末著名的人口学家,他们针对当时人口暴涨、大量无业失业人口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提出了各自的"再就业"主张.本文切入人口学视角,认为龚自珍、薛福成人口"再就业"理念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忧虑     
正生命是一种偶然,更是一种无常,它平等,任何人都没有选择的机会和自由。可是,降临在哪洲哪国,是男是女,哪个家庭,却是千差万别,那又是绝对的不平等。前不久,有过这样的报道:一个无肛的男婴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被送进孤儿院后,这个可怜的小生命在好心妈妈们的照料和关心下,经历了多次手术,身体虽有改观,但先天的不足给这个卑微的小生命留下了太多缺陷,小小年纪就饱尝了人生太多痛苦。后来,事情有了转机,美国一对年轻的教师夫妇收养了这个先天有缺陷的男婴,这个男婴的命运从此改变。他  相似文献   
15.
郝金红 《老年人》2013,(12):36-36
当今社会,某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所作所为常常遭人诟病,而在中国古代,同样有名人生败子的现象。像唐朝的狄仁杰,宋时的赵彦若,清朝的龚自珍等等,本人都是青史留名的风云人物,然而可恨龙不生龙,凤不生凤,他们的后代却有“败德坠其家声”的败家子。东汉顺帝时期的大将军梁商,“每存谦柔,虚己进贤”,朝野上下“称为良辅,帝委重焉”。  相似文献   
16.
读完至友张远山的《庄子奥义》,我感到许多话都不必再说,无比地茫然与欣喜。 这种茫然与欣喜,简单说是读书人的幸福,而我也曾不止一次地与之相逢:在读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时,在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在读李劫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时,现在,它又像一位森林中的小精灵,在我的面前蹦跳着,活泼泼地。  相似文献   
17.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1,14(4):47-50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龚自珍等一批忧国忧民之士大胆预示衰世,讥切时政,倡言变法.这不仅促进了当时学术风气的明显转变,对固步自封、腐朽专制的统治者也起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通过“破”面和“立”面较为全面地建构起了他的“今文学”理论体系,在整体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批判立场。龚自珍的“尊情”的诗学观念与诗学实践实际上传承了其“今文学”的价值旨趣,将诗学的主体维度(人格、情感、创造等)放在批判的场域来展现,体现出诗学自身厚重的学术底蕴和较强的批判意识。然而,龚自珍以“尊情”为核心的批判诗学在保持对既有诗学观念批判与革新的同时,又在一种幻灭感中走向了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发现和张扬,并试图以一种异端的方式表征个体生命的“在场”,从而使其诗学充满某种僭越行为与二律背反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中外诗人始终追求的理想。自由在龚自珍的《无题》诗中是通过揭露时弊,愤怨统治者的独裁并追求个性解放而体现的一种精神宣泄;这与拜伦诗《哀希腊》的主题是一致的。两位诗作者都生长于同一时代。出生背景极为相似。因此.文中结合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他们在诗中的精神宣泄进行分析比较,帮助了解当时人们对于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品高度凝炼、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发展七绝议论时事、干预现实的功能,是在绝句艺术上的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