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6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95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了条件,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版专)参与了历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竞赛培训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模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2.
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外商投资规则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也将开启我国改革开放新的篇章。本文从宏观监管措施和产业开放两个层面,分析了“负面清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措施。初步结论为:宏观监管层面,政府应该逐步让位于市场,减少政府的审批事项,加快落实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另外,消除隐形壁垒,自贸区内给予外商企业真正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产业开放层面,上海自贸区的产业开放应以金融业的开放先试先行;其次,联合天津和广东等新批准设立的自贸区,在各自成熟且有优势的行业破冰改革,为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提供更为完备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63.
文章对上海合作组织在防范和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客观评价。特别针对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在整合地区力量、进一步发展方面受到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尤其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运行中遇到的障碍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4.
熊月之  周武 《社会科学》2007,(5):147-163
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一所大学,曾经寄托着万千学子的憧憬和梦想,享有"东方的哈佛"之美誉,无论在上海城市史上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文简要论述了圣约翰73年曲折的办学历程,归纳分析了圣约翰大学的特色和传统,最后将圣约翰大学成功的奥秘归结为四个一,即一个睿智的校长,一群出色的教师,一套严密的管理体制和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65.
上证50股票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证50的全部5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这50家上市公司2005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中选取十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加以处理,合并为三个主成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到这5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综合得分和综合排名;再对标准化的各因素指标的权重作进一步的讨论,最终得出这5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66.
陈同 《社会科学》2006,(5):167-177
民国时期的上海本土律师主要通过发布广告,开展交际活动,依靠掮客这三个途径来获得他们的法律业务。尽管当时人们对于律师还有不少偏见,并且在国民党政府统治的政治局势下,律师的活动仍然要受到种种牵制,但在经过改革形成的新的法律制度中,他们的工作仍然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7.
从晚清到民国,源于传统的上海城隍信仰,经历了“亦官亦民”到“日益大众化”、“信仰一元”到“信仰商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信仰文化与商业文化在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中的博弈与重构。这些在信仰、仪式等方面表现出的多元因素归结到同一象征点——城隍庙,便会呈现一种空间性的整合,使城隍庙社区成为具有传统气质的以信仰为内核、集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这可以看作城隍信仰与近代化过程中的城隍庙社区的互动。  相似文献   
68.
杨厚均 《云梦学刊》2005,26(1):89-92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五四的想象大体是在两个话语体系中进行的。一是作为启蒙话语的五四想象,二是革命话语中的五四想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在现代中国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倡导革命文学的上海时期,一是确立工农兵文艺的延安时期,它们对五四的想象虽同在革命话语中进行,但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内容。这为革命的左翼现代作家在新中国后的艺术选择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相似文献   
69.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埠以后,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上海城市节奏不但明显加快,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定空间和时间规律。正是基于这种日常活动节奏的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也由传统人力交通工具逐渐向现代机动公共交通方式转变。但由于近代上海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公共交通结构的转型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0.
近代上海一市三治,在外事活动中,华界与两租界都尽力凸显本区域地位,凸显各自的文化,凸显自己作为上海主人的身份。上海道台在豫园用八人大轿、中国传统菜肴接待美国来宾,是突出的例子。有些本属租界单独负责的外事活动,如英皇孙来访,上海道台也千方百计突出其地主身份。在有些外事活动中,如接待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美国陆军部长达夫提、法军将军霞飞,三家也有联系与合作,甚至联合接待。由此可以看出华界与租界的关系,除了对立、竞争的一面,也有和谐、合作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