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381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776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01.
学校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完全由管理者个人的某些特质决定,相对管理者的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软件".非权力影响力的培养和提高,应从管理者个人的品德修养、知识才能、人格魅力、资历、情感、团结艺术诸方面努力.嫉妒、多疑、权力欲是销蚀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毒剂".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大多数的复垦区属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中的一部份。目前多数研究者仅将复垦区当作一个"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复垦区的自身规律,而没有将复垦区当作一个"点"来进行研究。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复垦区时空演变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为研究区域,并对收集的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高度选择性的加工利用,以地理学为研究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唐山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复垦区的时空演变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03.
北宋时,中日之间几乎没有派遣正式的政府使节,但在相互交往中两国的僧侣起到了媒介作用.本文首先考察了北宋时中日僧侣交往的概况,其次着重分析"僧侣现象"的政治背景、经济原因以及日僧入宋目的.北宋中日僧侣交往,改变了宋人对日本的看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4.
We discuss in this paper the assessment of local influence in univariate elliptic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This class includes all symmetric continuous distributions, such as normal, Student-t, Pearson VII, exponential power and logistic, among others. We derive the appropriate matrices for assessing the local influence on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on predictions by considering as influence measures the likelihood displacement and a distance based on the Pearson residual. Two examples with real data are given for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105.
郑振铎与印度文学的关系源于他对泰戈尔的翻译和介绍.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不同,他对泰戈尔1924年的访华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并多方面地正面评价了泰戈尔的创作及思想倾向.此后,在国内偏重西方和日本的外国文学评介活动中,他又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对印度文学给予了较多的介绍,对印度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做了探讨.而他本人的创作和艺术观也受到了印度文学尤其是泰戈尔的影响,包括他对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倡导.  相似文献   
106.
论日本对中国清末地方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自治,是欧美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而提出来的.地方自治思想一经传到中国,就成了近代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当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论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股地方自治思潮.地方自治思潮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进步、民主思想潮流之一.地方自治改革,是清末社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清王朝"预备立宪"中的地方自治,是在中国近代民主潮流高涨中出现的.其出现固然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戌戊以来中国民主思想潮流的涌动及民主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折射.而日本对清末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实践,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叶适具有独特的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本体功夫思想,这些思想对与他同时代的吕祖谦的本体功夫论,对尔后黄宗羲的本体功夫论乃至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之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隐喻最初被人们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现在国内外学者都认为隐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通过回顾隐喻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对隐喻研究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论述隐喻研究在不同时期在国内外的影响,以期对隐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9.
清末民初之际的关于唐宋诗的论争,逐渐由诗学观念的分歧变成南社内部的政治斗争,从而最终导致了南社的解散。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内、外部文学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南社内部的这次论战不仅是一场诗学论争,也是宗唐与宗宋派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的相互角力。  相似文献   
110.
在契丹族早期社会中,存在过一种特殊的武装团体,契丹语称“挞马”.到阿保机时代,契丹“挞马”组织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成员多以“入侍”的形式,宣誓效忠于首领,由此产生了契丹族以贵戚、大臣子弟入侍汗庭的制度,也出现了从属于阿保机个人的常备扈从武装,由此强化了阿保机的个人权力,也促进了契丹社会王权的诞生和专制政体国家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