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228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学界一般总将“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理解为一个问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事实上,孙文学说包含着两个观点:1.强调实践的重要性;2.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实际上他在主张某种形式的“知行合一”。同时,作为文本的《孙文学说》在表述上含混、复杂,又是充满洞见的;分析其中的事例,至少从六个方面揭示认识的环节或认识论的可能维度:1.“行先知后”意义上的“知难行易”;2.“知为行导”意义上的“知难行易”;3.“知后须行”意义上的“知难行易”;4.“行为知始”意义上的“知难行易”;5.“默会知识”意义上的“知难行易”;6.“知多行少”意义上的“知难行易”。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孙中山在此文本中的“知难行易”的含混表述的确给读者理解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孙文学说”包含了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发展的契机,其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92.
从以往研究中可以发现,“N1是AV的N2”结构有些时候会存在歧义现象。以配价理论为基础,论证这类句子歧义的生成大多是由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由于中心动词和与其共现的配价名词之间出现了复杂的语义关系;另一种是由于中心动词和隐省的配价名词之间出现了复杂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情感的浪潮。可到如今,学界对情感人类学的界定及对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均莫衷一是。西方人类学家对“大人类学”的构想曾存在于北美与欧陆,但在历史的发展中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文章旨在勾勒出西方情感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当下东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现状。从情感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西方人类学历史与现状的论述,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班级大"的困境及其历史原因;认为将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从问题出发,学会思考、理解认同,实现大班教学条件下全员参与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提出并进行了"以教材为主导,专题讲授为引领,辅之以小班讨论"的"引领型互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  相似文献   
995.
成语“高屋建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语义范围已经扩大了,但当下权威词典对该成语的释义还是只停留在其出处意义之上。从语用意义的角度看,“高屋建瓴”存在着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如权威词典释义所述,与该成语的出处意义一致,是其本义;第二个义项是转义,即新的语用意义,可表述为“比喻居高临下的眼光和思维”。  相似文献   
996.
997.
唐代至宋代道统说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迥异。这主要和韩愈提出的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的阐释理路有关。如果说宋初之前学者主要是倡导“不绝其传”的话,自二程至朱熹则奠定了道统“不得其传”的一面。如宋初柳开、孙复、石介等人均还是以“不绝其传”为依据建构儒家道统谱系的,皆以道统后继者自任。至理学兴起,程颐等开始倡导道统“不得其传”说,道统上接孟子,度越汉唐,以孟子传道者自任。至朱陆争胜门户,朱熹方奠定了理学道统“不得其传”说。究其源,最初韩愈认为孟子后儒道“不绝其传”——韩愈对荀子、扬雄等都非常重视,时人曾以韩愈比附扬雄,改为“不得其传”后,一字之别,造成了不同的阐释理路。  相似文献   
998.
《孟子》对古代诗学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直接促成了古代诗学的现实主义倾向,性善论则与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知言养气说是文气论、文德论的重要理论源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论。  相似文献   
999.
根据袁良骏先生的《“两个翅膀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再致范伯群先生》一文的观点,范伯群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作了回应。认为袁先生对“两个翅膀论”质疑的观点已经多次发表,对立双方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作了公开论辩,无需再辩。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他在中国文学馆论辩的“对话录”中的观点,摘录如下一、文学只有“多元共生”,才能满足全民中各种群体的需要。二、要分清通俗文学与庸俗文学的界线,庸俗文学总会打着通俗文学的招牌出现,应在分清的前提下予以批评或批判。三、由于普通老百姓对于通俗文学的爱好,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四、想用一种文学例如“雅文学”将“俗文学”扫地出门是一种“无效劳动”。五、知识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都应总结。六、既然群众对文学有“多元共生”的需求,那么各种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都有进入文学史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00.
汉初教育思想是丰富的,思想家们在教育的作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君主教育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汉初思想家不懈的努力,使统治者逐渐认识到,要使政权长治久安就不能专任刑罚,必须重视礼义教化的作用,从而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