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63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2278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借助于两性之间的性巫术来促进农业丰产的现象业已消失,但它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仍然在农耕信仰当中有所反映。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方,因此安土重迁、丰衣足食、风调雨顺自然成为当地农耕文化追求的目标。凉州地区的农耕习俗中的送耙齿、送“粪馍”、种子的贮藏、男耕女播等事象中,至今仍留有先民生殖崇拜的印记,它既是凉州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的延续,也积淀着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82.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工作重心转移, 方法手段单一且落后,教师人格养成的后现代嬗变,市场本位导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地位嬗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必 须进行观念创新,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充分占领网络制高点,注重实效,以机制构建和路 径创新为核心,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83.
西利亚·撒克斯特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其作品以其所居住的海岛为背景,记录了她在岛上的生活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她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尽热爱,这份热爱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景致,也延伸到了神秘而令人胆怯的荒野之中。本文结合当代环境美学家关于“非美自然”的论述,并参考康德对于纯粹审美判断的阐释,从“距离”与“道德”两个角度对西利亚作品中关于灾难性自然景观的言说进行审美意义上诠释。西利亚坚持以自然的名义欣赏自然,希望借助康德式的纯粹审美还原审美自然灾难的合理性。此外,她选择成为灾难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克服了“恐惧”对于审美自然灾难所产生的阻碍,证明了欣赏自然灾难的可行性。分析西利亚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审美思想,不仅是对自然文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当代环境美学理论的一次反哺与验证。西利亚对自然灾难的审美言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不仅为人类积极地理解自然灾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扩宽了“非美自然”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84.
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生态宜居”的有效举措、“乡风文明”的关键环节、“治理有效”的核心所在和“生活富裕”的基础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个体的崛起在增进广大农民现代性意识、促使农民群众走出传统的同时,也给农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认知带来新的挑战,农民的价值判断趋于多元、公共精神趋于式微、集体观念趋于弱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多元整合困境、公共性培育困境、价值取向困境和组织保障困境。新时代,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增进农民的价值共识,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基础;以乡村文化构筑新型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塑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主要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力,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85.
面向用户需要、满足用户需求是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服务的根本导向。在“互联网+”时代,开展针对性、增值性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功能和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具有多元、服务、共赢的特征,在推动馆藏资源共享的实践中,公共图书馆要借助信息技术建设信息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的统一标准,打造用户一体化体验模式,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助力资源共享建设,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6.
试析刘安冤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广忠认为,史书所载刘安"谋反"案为冤案,刘安的自杀有其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裸体与审美     
文章从事实分析当众裸体的非美学的、为功利的本质。强调裸体不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符号代表:裸者喊的是“人性解放”,做的是利用人性弱点“偷窥”赚钱。审美经验不对人的心灵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就是美育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88.
流行于语言学教科书中的一个观点是:语序的自由度跟形态丰富程度成正比。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局限。引入类型学“动因竞争”这个概念来讨论Hawkins提出的影响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的“可移动原则”和“长度顺序原则”,可以得出结论:语序动因的运用程度是影响语序自由度的重要因素,只是该因素长期被忽视了,而“语序动因运用规律”则可说明此问题。  相似文献   
89.
陈独秀认为,健全的爱国主义应该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所爱对象为民主之国,值得去爱;其二是爱国方式符合理性,能顺应国家的形势要求;其三是爱国落实在私德之上,完善自我就是爱国。  相似文献   
90.
权力是行为者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能力.在任何政治秩序中,权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秩序的变更,是由于该国际体系的现存统治方式与权力的重新分配之间发生了断裂.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就必然导致世界秩序的变革.而世界秩序的和平变革,必须在权力和道德两者之间寻求艰难的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