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南都学坛》2018,(1):24-30
《鹖冠子·天权》篇不是记载鹖冠子思想的文章,而是战国末期兼容黄老之学的兵家作品。它的主要思想是:提出全面了解客观情势以免贻误军机;用兵要效法天道、遵循天地人三才的特点,要运用五行五音以取胜;效法先王,以德化民。《天权》篇与《鹖冠子》、黄老之学、先秦兵家有密切关系,其天道观、君主施政效法天道、配合五行论、君主保形养神论、重知、运用天地人的三才观等主要思想均与战国时期黄老学说、先秦兵家等流派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它提出的"絜天地而游"境界说应受庄子学派影响;重视全面掌握知识是受荀子解蔽说的影响,反映了战国末期百家学说互相影响、海纳百川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23.
冠子,战国末期道家学者,隐居不仕,著有<冠子>一书.<汉志>及历代学者都说他是楚人.当代学者还从<冠子>与<黄帝四经>文字的比较证明他是楚人.本文进一步从<冠子>与<庄子>的比较,冠子与弟子庞的关系、冠子的鸟、鸠图腾意识论证冠子是西楚淮南人.  相似文献   
24.
鶡冠子的理想政治和时局有密切的关系,他对一些大国不能得志于天下,深感痛惜。他深思败亡之由,并借此提出自己的理想政治论——“五正论”,即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这是以时间(上古到当前)、政治的理想程度(由神化到事治)为序,时代愈远,君王的精神境界愈高。神化与官治的理论,渊源有自,主要来自帛书《黄帝书》、《庄子》等。鶡冠子认为,圣王的精神境界达到最高时,能御控阴阳两气,并能掌握自然变化与人事变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理想政治的实施,会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进一步论述公元前 6— 5世纪老子和他的弟子们为推动当时中国社会的改革 ,在和田绿洲创造了大道之邦的实验社会。这在当时便引起了古印度释迦牟尼和古希腊诗人品达尔的高度重视 ,影响所及 ,则引发了自柏拉图之后一连串乌托邦的产生。  相似文献   
26.
贵定县退耕还林成效及巩固成果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治江 《经营管理者》2009,(13):386-387
退耕还林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贵定县自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必须进一步针对新的问题与情况,按照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新政策,落实好退耕还林建设方面的措施,巩固贵定县退耕还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7.
借鉴出口三元边际的分解方法,采用117个主要国家的HS六位码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2000—2013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进而建立计量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对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主要沿集约边际来实现,其中数量边际起主导作用;内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对出口扩展边际与数量边际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出口价格边际的影响不一致;融资约束对于出口边际的影响作用在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之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8.
本篇从本体泰一出发,来阐述为政之道,提高圣王的地位,使他与本体直接沟通;并认为圣人施政,要效法自然规律,立法制,设官职,用音乐,兼以仁、和教化天下,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另外,本篇泰一的含意继承了先秦汉初诸子的看法,并提高了它在宇宙生成中的地位,成为气、地位最高的神、本体相合者,应成篇于汉代景武时期。  相似文献   
29.
论道教的起源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古代和田组建的以逃亡奴隶为主要居民的大道之邦 ,其“立教施政”的特点 ,难以认定为国家 ,当是早期道教。对老一辈道君的祭祀 ,使之更深地烙下了宗教的印记 ,由此产生早期道教的科仪和第一个神庙 ,即新近被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热瓦克”遗址。大道之邦祭祀的只是“老君” ,而反对敬神祀鬼 ,这是早期道教的重要戒律。这里产生了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分岐 ,形成三种不同倾向的教派 ,其代表人物是文子、鬼谷子、冠子。但他们有共同的目标 :创造大道之邦的经验 ,推广到天下 ,谋天下之太平。他们返回中国后 ,掀起了上下呼应、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道教风云。汉时道士多“访西仙源” ,就是到和田早期道教原址去寻根 ,进一步证明了道教起源于和田。当今道教 ,若依道教原义 ,弘扬“尊道贵德” ,祈求社会和谐 ,而进行改革 ,将成为世界宗教中最具魅力的宗教。禁祀鬼神的早期道教演化成典型的多神宗教 ,其中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0.
鹖冠子认为在他生活的时代,天下不能尽快统一,是因为一些大国的国君愚昧骄奢,重用谋臣,以致兵诎辞穷、蹙国丧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快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他特别重视军事,认为军事攸关国家的安危存亡,主张平常多训练军队,以防患未然,劝戒君主不要宠用谋臣,同时,君臣应遵循、完善先王法制,克尽其职。他继承了先秦兵家思想,应受到兵形势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