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80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874篇
社会学   18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采用Arc GIS、Geo Da等软件对20002015年四川经济增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明显,全域无空间依赖性,局域出现贫困的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前者贡献高于后者。20002015年四川经济增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经济增长空间分异明显,全域无空间依赖性,局域出现贫困的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前者贡献高于后者。20002011年间,贫困空间集聚的四川藏区县域经济不存在明显空间效应,主要依赖物质资本要素驱动,近年来出现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人力资本贡献率逐步增强。建议发展城市群体,形成人口、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提高城市群区域对贫困地区的辐射带动,促进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相结合,加大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继续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改变物质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抓住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重构经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92.
[提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言,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挑战。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保护,在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国家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于遗址文化、博物馆、图书馆建设、网络数据平台、历史文化研究等国家均有一系列作为。尽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力,是“一带一路”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但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及规划方面,尚没有一套成熟的、整体性的、长期性的理论体系作为学术支撑。故学界应从全球化文化危机的语境中,思考“一带一路”民族文化保护将会遇到的问题,提出既不违背文化多样性发展,又能积极助推“一带一路”倡议之民族文化国际化进程的理论构架,使中国的“一带一路”民族文化保护成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带一路”外向型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近现代中国有过四次国家层面的民族文化保护历程,其大部分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域重合。另外,中国四次国家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历程都与相应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线平行并相互呼应,“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保护也应该积极发掘“地缘文化”的影响力,建立起一条国际化的,与“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国际化发展线相呼应的文化发展线。  相似文献   
993.
[提要]古代瓷器曾在“一带一路”地区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成为促进中外民族交流的无言使者。附于瓷器之表的铭文随器流转,字简而意丰,颇有证史明典之功,故可将其称之为一种特殊的文献。瓷器铭文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世俗民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对于中外民族交流而言,其最突出的表现内容可以德瓷宣教、美瓷赋文与名瓷纹章为代表。这三种类型依次展现了在“一带一路”地区,中国与各民族以瓷器为纽带开展交流的三个阶段:唐宋元明与阿拉伯民族、明末清初与日本民族、清中叶与欧洲民族。这些古代中国与域外民族往来互动的交流片段,由铭而显,因瓷而存,是中外民族交流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99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虽然国内学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特征、面临的挑战、构建路径、价值定位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国内学者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领域的研究,突破以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方法,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友好伙伴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别,毛里塔尼亚是中国在卫生领域重要的援助对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通过派遣医疗队、援建医疗基础设施、援建专科医疗中心、关注城市水环境的改善等方式介入到毛塔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来,见证和参与了毛塔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随着中毛在医疗卫生方面了解互动的加深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毛塔对中国的医疗卫生合作产生了全新的期待,针对毛塔新的需求,中国政府应在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政策纲领下,制定基于毛塔医疗卫生基础的国别化医疗卫生合作政策,卫生援助从全面援助向专科专项医疗援助调整,确立医疗卫生学术合作为毛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在医疗设备的维护中成为更具效率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996.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数据,分全样本和内部6个板块建立面板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进行协整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正向影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差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和外商投资流入量增加导致相应的贸易差额的扩大,其中,中国与南亚板块之间汇率和贸易差额关系的实证结果与全样本一致,东南亚、西亚和中东欧与全样本有略微差异.基于此,建议在有效调整汇率、优化贸易结构、加大投资合作等方面来夯实"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贸易便利化如何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问题,依据贸易便利化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26个三级指标的多层次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从出口产品价值和种类两个角度,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并利用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各级贸易便利化指标都能显著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增长,其中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更大; 按收入水平和产品属性划分的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各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应就运输设施、信息技术等硬环境方面优先展开合作,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占领高收入国家市场,通过贸易便利化合作开拓中低收入国家市场,还要积极寻求与条件成熟的沿线国家签署双多边区域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998.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中国通过长期坚持的南南合作、从千禧年开始建构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以及近年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道路的倡导和努力,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中国在全球健康发展领域目前到了一个从共享共建转向共治的关键时刻。本文对这一观点的阐述将以有关中国对外卫生援助和出口国产新冠疫苗的途径分析作为基础。这一分析说明,中国支持全球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经验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的共享共建关系,中国国产新冠疫苗的出口、捐赠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生产为中国提供了对全球健康治理机制产生更大作用的经验和思路。考虑到大疫之后的全球健康治理格局很有可能出现较大变化,我国新兴的全球健康学需要百尺竿头,将自身的理论思想建树视为在我国发展这门分支学科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一带一路”倡议对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引领作用。基于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基本要求与实践驱动分析,文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探讨非主流语言人才增强文化自信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价值,为高校加强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