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12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8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3875篇
社会学   36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46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介宾短语”的教学与思考袁淑琴由于语法体系不一和学术见解的差异,介宾短语呈现出许多复杂的情况,无论在高等学校文科还是中学语法知识教学中,都是发生疑难和错误较多的问题之一,常常困扰着教学双方.为了使学生学好弄懂这部分内容,我们重视介绍“介宾短语”学术观...  相似文献   
92.
从范畴化角度看,汉语复合词的语义功能是实现次范畴化,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为“范畴特征+范畴”。汉语复合词的从属成分具有分类性,凸显范畴特征,范畴特征可以分为对比特征、标记特征和突出特征三类。复合词的核心成分表示范畴,但表示不同层级的范畴。不同类型的范畴特征语素与不同层级的范畴语素组合,实现汉语复合词不同层级的次范畴化。  相似文献   
93.
本文就目前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为动用法”,“处动用法”,“对动用法”等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古汉语中的特殊谓宾关系决不是因省略介词而形成的,并且认为“为动用法”,“处动用法”,“对动用法”的理论是一致的,它们各自解决了一些局部的语法问题,但并不能概括全部同类语法现象,如用它们提出了“X+V”来概括,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94.
词汇研究新趋势与英汉词汇对比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现代语言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词汇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词汇研究的新趋势,现代英汉词汇对比研究应突破传统的窠臼,找准确有可比性的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显示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现代语义学和数理语言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95.
词缀是汉语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争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内涵和判断标准,二是 具体个案的判定。《中古汉语词缀考辨》正是从两个争议焦点着眼,完成了对汉语词缀研究核心问题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6.
读者接受理论认为,文学的历史应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同时也是作品再生产的 过程,是历代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反应和评价的历史。对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的接受特征进行考察并比较,涉及二者在 接受主体、接受场域(环境)、接受(传播)过程与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远古西域有语言而无文字,西域最早文字记录为汉文,现存最早文献为汉文献,而西域地名演变牵涉到历史周期和政权的演变,以及政治地缘学。该文通过对西域汉语地名的考察,进一步深化了对西域历史文化走向及价值的研究,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且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中埃高职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新途径,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埃及留学生的汉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本文介绍了中埃高职合作办学的情况,并以初级专业汉语课程为例,探讨了中埃合作办学模式下初级专业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还成为许多人做人的准则。
  复旦大学校训出自《论语》
  1905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
  1913年1月,马相伯推荐李登辉出任复旦公学校长。1915年,李登辉在复旦公学建校10周年之际,仿照美国名校,提出为复旦规定校训。当时,李登辉觉得自己的古汉语水平不如老校长马相伯,就请马相伯为学校选定校训。马相伯遂选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校训。  相似文献   
100.
现代汉语中,"以来"仅有一种用法,而古代汉语中,"以来"却有两种看似对立的用法。"自今以来"这一组合在先秦两汉时期较为活跃,这一用法的形成跟位移动词"来"的非常规用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在说话人"自我投射"的心理操作下实现的。后来由于范畴内部其他成员的竞争,"以来"的将来指向用法在魏晋六朝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