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5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秦朝文化专制制度与其说是出于韩非和李斯的操作,不如说是来自于《商君书》和秦国固有文化模式的影响。商鞅法治思想和由其门人弟子编撰的《商君书》以及秦文化不仅使秦国走向富强和统一,也成为秦朝和后世封建君主在思想领域内实现专制的理论依据,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清代的官员开复制度是清代官僚处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对受到罚俸降级或革职处分的官员一定程度地恢复其俸禄、级别和官职的制度.在专制社会,高度集权的皇帝及拥有特权的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在官员开复问题上也曾违反制度规定.统治者制定的法律,又率先破坏之,使官员的开复具有人治的特点.在现今法治社会,应该进一步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相关法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使复出机制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3.
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有三大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传统文化,即除了以上三大传统文化之外,还有帝王文化。帝王文化的思想源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自晋之后是历代皇帝的独断思想。帝王文化即有自己的社会基础、自己的文化典籍、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自己的文化结构。当然,帝王文化和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互相汲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多元文化。帝王文化对其他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整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专制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4.
刘军 《阅江学刊》2015,(1):73-80
1920年洛阳邙山出土的北魏元珍墓志乃魏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元珍生活在北魏平城与洛阳时代的交汇点,正值中古北方制度承转、文化凝聚、民族融合的高潮期,其人生际遇折射出拓跋族宗室政策的嬗变及北魏政权的发展轨迹。元珍在孝文朝毫无优势,真正飞黄腾达是在宣武朝,突出表现在禁卫和侍从领域。孝文帝推进宗室家族化改革后,近属势力急剧膨胀。宣武帝即位,皇权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刻意挑动宗室疏族制衡近属,元珍的扶摇直上正是宣武帝有计划、有预谋、系统地清洗禁省,排抑近属的结果。当局势尘埃落定,国家回归正轨后,宗室疏族侥幸取得的优势顷刻化为乌有。元珍及其子元孟辉的生平履历说明贵族化与家族化是影响宗室前程命运的二维主线,基于官爵权势的家格门第是支配因素,但皇族内部服纪位差更具制约效能。元珍的境遇预示着宗室族群的分化瓦解与广大宗室疏族的宿命,此乃该墓志的史料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85.
卢梭与启蒙自由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虽然流传和影响极广,却是一句极为含糊的说法,迄今学界并未获得一致公认的识读。卢梭在《论科学和文艺》中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释读这句名言,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卢梭一生写作的主导意图。卢梭敏锐地看到启蒙智识人创构的"社会"概念的实质,指出了科学和文艺与启蒙精神所推重的商业精神的内在关联。卢梭针对封建君主、"开化的人民"和启蒙智识人的分别表述,表达了卢梭对启蒙运动的政治诉求的深刻质疑。  相似文献   
86.
在中文学术界把西文绝对主义误译为专制主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纠正。中西历史是不同文明孕育的结果,有各自独立的演变路径,不能被简单地割裂、误植。西方转型时期的绝对主义政权在君主肆意施政能力和权力体系的生命力等方面均不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专制体制相对等。  相似文献   
87.
治国之要,唯在用人.新中国选贤任能模式作为一个"模式有机体",在领导力量、价值取向、运转方式上与"专制"和"民主"体制下形成的官员选任模式相比,展现出明显的模式优越性.新中国选贤任能模式通过政治守正提升模式有机体"免疫力",通过文化创新提升模式有机体"精气",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壮模式有机体"骨骼",为超越"专制官员选任模式"和"西方民主官员选任模式",提供了政治保障、文化支撑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8.
"民主"指的是让民众做主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是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但在社会发展史上,处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的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长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有了民主政治和一定范围的民主,但尚属于较低层次的民主。实现广泛的人民民主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价值之一。当前,我们应该加大民主政治建设的力度,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89.
本文籍对《蒋介石与国民党腐败》的评介,透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亡的历史根源之一的腐败问题。认为腐败是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亡的内在根源,专制体制是国民党腐败的渊薮,蒋介石是国民党中最大的腐败者。尽管国民党一再侈言革新,但国民党的组织成分及其性质,决定了腐败者防治不了腐败。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0.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官场人才总的情况是真才失意,庸才、奴才得志,出现人才危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酷压迫和为专制主义服务的传统道德、纲常名教的严重桎梏,即专制的外压和道德的内伤,是两个导致人才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