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振宁 《理论界》2011,(12):81-82
李如松是明代名将,徐渭是江南文人,二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少。无论职业还是年龄,他们相差甚大,但他们真诚相交20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感情至深,传为佳话,那么,他们为什么能结下这样的友谊呢?他们相互仰慕,有着共同的爱好,性格上相似,有着抗倭的情节,共同铸就武将名士的历史佳话,他们的相遇是历史的机遇酿成的,他们的相知,除了个人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有深层次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2.
明末清初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女尼谷虚作为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重要交游对象,对她们的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材料,考证谷虚的俗家身份,勾勒其生平,同时探析谷虚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23.
明末清初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女尼谷虚作为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重要交游对象,对她们的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材料,考证谷虚的俗家身份,勾勒其生平,同时探析谷虚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交游情况。  相似文献   
24.
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与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5.
施晔 《江淮论坛》2013,(4):138-147
《方元素荣归纪念册》为新近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册页,现藏于荷兰莱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高罗佩特藏室。该册页属于安徽歙县商人方元素,收录了包括汪道昆、王世懋、黎民表、朱多炡、王穉登、田艺蘅等八十余人之赠诗一百余首。从这本册页,我们可以一探嘉万年间徽州士商交游及商人文士化现象。  相似文献   
26.
刘一止是南宋初有影响的文学家,平生交游甚多,最重要的有叶梦得、李光两人,叶梦得对他的评价让他获得了当时的文学史地位;李光对他的提携,让他达到一生仕途的辉煌.本文试对刘一止与叶梦得、李光二人交游加以考索.  相似文献   
27.
李尚迪与张曜孙交往近30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的感情既有个体生存困境的相互抚慰,又有社会动荡的共同体验.两人的交往,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朝鲜文化与中国江南文化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8.
从汉末交游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表现汉末交游士风,或直刺朋友交情凉薄,或写渴望知音,或写思念,都是把看女性形象当作知音来刻划的.  相似文献   
29.
本文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几首释家题材诗歌加以解读,进而论证“出于道”的李白也是“游乎禅”的;再通过对李白平生佛教交游及相关诗作的回顾,得出佛教思想对李白精神世界曾起到一点调节作用,但远未能成为他认识世界、改善自我的终极皈依之结论。  相似文献   
30.
桐城派对湖湘派领袖王闿运文学思想的影响是隐势的。不管是在学理、地域、教育以及王闿运的交游上,都可以发现桐城派和王闿运之间的渊源关系。王闿运的很多重要思想都可以说是对桐城派的袭用和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