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4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870篇
社会学   154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和社会声望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高物质主义者在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带来更低的自我评价、更高的不满意感和更负面的情绪反应。文章概括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会比较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人际信任与助人意愿的影响,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了建议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2.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聊天、相互打斗、团队合作和物品交易四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对游戏玩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心灵慰藉,而且有助于玩家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与互动。  相似文献   
123.
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道明  李海强 《东岳论丛》2011,32(11):131-134
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从概念抽象与方法论上看两者有相互交叉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即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均具有强烈的有机相关性与可类比性,系统"阀值"理论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由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人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及赋有社会环境特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存在,使两个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又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对两个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社会生态学未来发展塑造其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4.
社会预测的相似性原理是指一种在事物的个性之中寻求共性即相似性,并用之于类推社会事物未来前景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存在,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预测活动基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在特定的层次上总会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而依据这些相似性,就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但是我们在确认这一原理之前,必须考察和论证两个前提:一是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之间是否具有普遍的相似性?二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能否用于社会预测?此外还要考证,相似类推的内在机理以及相似预测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5.
透析中国内隐领导概念的内涵及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隐领导理论是关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探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2002年与1988年的调查统计结果 ,发现当前中国人内心领导概念的内容仍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才能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 ,但四因素的方差、信度、排序及构成项目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表明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中国内隐领导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学生正确学习观念、规范学生言行举止,促进学生个人的有效成长和发展.当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并且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和教育者,需要发挥辅导员作用和优势,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目前辅导员人际关系效应,对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产生深远意义,所以,只有明确思政教育工作与辅导员人际效应之间的关系,探索人际效应构建意义,掌握人际效应的构建策略,才能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和育人水平提升,不断将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127.
论我国外观设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应建立外观设计登记制度 ,与专利法保护外观设计并行 ;对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的“相似”进行明确规范 ;解决好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商标权的权利冲突问题 ;应尽快将一些司法解释对专利法的补充上升为法律 ;应妥善解决好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与专利法的规定相抵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8.
李秀娟 《社科纵横》2007,22(7):167-168
艾米莉.狄金森与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当代杰出诗人。本文通过对诗歌主题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二者诗歌表层主题和深层主题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相似文献   
129.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0.
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交往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交往从现实交往中分化出来 ,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话方式。我们在关注人们通过网络交往给现实交往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应重视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良性作用 ,因势利导 ,使网络交往成为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 ,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有助于确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