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职场竞争日益激烈,都市白领经常会感受到压力无处不在。由于不能调节自身的情绪,许多人得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其实,压力是可以被释放的。  相似文献   
82.
从历史编纂的角度,对南宋官修史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及与此相应的历史编纂经验的积累,新的史书体裁的出现,以及对历史编纂的新认识作系统的考察,阐述其与时代特点的内在关联,揭示其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变革中求创新的丰富内涵,对总结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规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巴赫金小说杂语理论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在任何时候都是以杂语样式存在的。进入文本中的杂语是观察世界的不同视野,它们共同折射式地反映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评价。利用巴赫金的杂语理论对小说进行分析,能使我们真正契入小说的核心,理解由不同话语所代表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紧张而复杂地对话或斗争,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4.
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化妆品广告语进行分析,可对广告语的语言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广告有其特定的体裁和意识形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英语化妆品广告的语言进行系统分析,可反映出化妆品广告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85.
唐爱明 《船山学刊》2006,(3):124-126
诗、赋是六朝最重要的两种文学体裁。谢灵运创作了不少抒情小赋,而且其赋摆脱了此前抒情小赋多有情绪少有意境之窠臼,创作出情景相融的清丽空灵、朦胧澄澈的优美意境。此种意境之生成,是其“超埃尘以贞观”的老庄佛理哲学的艺术展现,并着意采用了以诗写赋的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其山水诗有画境,抒情小赋有意境的有趣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6.
本文基于体裁分析理论,以历史圣地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网站英文简介和英国类似景区网站简介为语料,从宏观体裁结构和微观语言特征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为外宣翻译提供借鉴。基于体裁分析视角,文章指出外宣翻译要充分重视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内容结构和语言形式要采用译入语中读者所习惯的方式,从而产生对接受者有交际作用的译文,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诗剧在西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体形式,但在中国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境地。学界对左翼诗剧的关注更可谓寂寥至极。左翼诗剧是左翼文学创作的重要实绩之一,其体裁范式更是别具一格。在以往的研究中,既是极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又是造成左翼诗剧生存窘态的根源所在。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包括"戏剧化的诗"、"纯诗的戏剧化"、"散文诗的戏剧化"三种形式。通过剖析和阐释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继而提炼、概括左翼诗剧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质,从而一窥左翼文学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88.
招聘广告语篇的体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常见的广告语篇,招聘广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前程无忧》等报刊中选取了30篇招聘广告,从宏观上理出了该语篇的体裁图式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不同语步和步骤的分析,挖掘出了该体裁的双重交际目的:宣传和劝说,揭示了招聘方和应聘方之间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动态观为视角研究翻译单位问题。文章认为,原文文本是一个立体的语言组织形态,由多重层级的翻译单位构成;翻译单位涵盖却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单位,它既是操作单位又是思维单位;翻译过程是在原文文本类型、文本体裁、目标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采用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操作方式对翻译单位不断进行选择、处理的过程,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90.
按王运熙对古代文论的四分法,魏晋南北朝为文学理论批评的成熟繁荣期.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扩大,涉及到当时出现的所有文体;指导思想比汉代解放,不再强调"依经立论",重视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即教化、审美并驾齐驱;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有分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单篇文章;以及挚虞的<文幸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等文学理论专著.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较完整且自成体系的文的专论,确实接触到了一些重要的文学问题,是自<毛诗序>以来最重要的文论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