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作证豁免在获取某些特殊重大犯罪案件关键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等方面具有现有的刑事司法制度所无法代替的价值;作证豁免不同于诱供,具有正当性,该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参考样本,并与现行法律发展的趋势相契合,具有可行性;作证豁免制度包括了“污点证人”的不起诉制度和对“污点证人”的保护制度等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应当采行分散式立法模式,在起诉程序、证据制度等中分别规定作证豁免制度的相关内容;作证豁免制度的建构应当先由各地的司法机关部门开展改革试验,并由立法机关在较为成熟的时期推进作证豁免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52.
证人作证制度的道德维度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杨 《兰州学刊》2007,1(2):123-126
证人作证制度是证据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证人作证率一直是各国立法努力的方向.然而证人本身也是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在道德维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证人制度也应当对这种需求予以考虑.而我国证人作证制度却未考虑到个体的道德需求,只是以一种圣人之德来对证人作证义务予以普遍性的要求.缺乏证人免证特权的规定,也就成为我国制约证人作证率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53.
我国刑法规定了十余种妨害司法的犯罪,这些罪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中易于同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混淆。本文根据刑法、相关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对这类犯罪的正确认定进行辨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4.
要破解有组织犯罪泛滥之难,必须将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绳之以法。然而,由于有组织犯罪的隐蔽性、犯罪方式的复杂性,加之内部血腥的惩戒制度,有组织犯罪集团的领导者、组织者的罪行难以查证。因此,有必要引入特别立功制度,通过减免刑罚的措施,换取有组织犯罪内部罪行较轻者提供证据,证明幕后主导者的罪行。构建这种制度是应对有组织犯罪泛滥的现实需要,是回应国际公约的应有之义,是规范司法活动的自然结果。特别立功不会伤及正义、不会危及预防,其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55.
在法律上给亲属证人设定一种拒绝作证的权利作为强制作证的例外,是我国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务之急。在我国《证据法》呼之欲出之际,笔者主张在维系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合理成分的同时,适当认可亲属证言特免权及其主体,在我国未来的《证据法》中设立亲属作证特免权制度。  相似文献   
56.
证人出庭作证,是控辩式庭审模式的必然要求,而警察证人是证人的一种,警察出庭作证对于推进证人出庭作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警察极少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其实,警察出庭作证有其必要性。但是,由于警察证人毕竟是一种特殊的证人,这就决定了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与普通证人作证制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在东方, 有一片神奇的土地, 千百年来充满了传奇。 曾有过秦皇汉武的辉煌, 也有过唐宗宋祖的昌盛。  相似文献   
58.
养龟奇趣     
邱启龙 《老友》2009,(7):49-49
有人说,老人养龟好。我有同感,并有十多年的养龟经历作证。十多年前,我和老伴花一块钱,买了两只母龟,不久女儿又买来一只公龟,于是一养就是七八年。这三只  相似文献   
59.
在法学上,法益尊重的可能性可以看成是期待可能性的本质;在哲学上,相对的意志自由可以看成是期待可能性的本质。在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窝藏、包庇罪和脱逃罪的成立中,期待可能性都能给予解释。在妨害司法罪的认定上,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接受和运用体现着一种司法人性化。  相似文献   
60.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家属私自介入刑事诉讼,妨害作证现象日益突出,其原因则有刑事处罚、量刑幅度、妨害成本、侦查技术、证据采信、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涉及到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等深层次的问题。应通过改革强化对被告人家属妨害作证行为的甄别和处罚,加强对此问题的规制,以维护法律尊严、确保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