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70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74篇
丛书文集   13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56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对企业来讲,不应该在危机发生后才想到进行公关,而应该做好预防,严格减少危机发生的机会,但对于尼康来说,他没有做好企业管理,在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使自己陷入了企业信誉和形象的危机。在每一年的3·15晚会上,央视会揭露很多不良企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2014年3月15日,主题为"让消费更有尊严"的3·15打假晚会如期播出,  相似文献   
22.
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速度虽快,但数据下掩盖的却是丧失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躯壳膨胀的现实,人的城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几年更出现了人口外流的逆城镇化现象。城乡人口的流动意向展示的是土地红利的利益归属的预期,在人口红利渐退的今天,依靠土地再次分享改革的红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尤其是土地农民的诉求,如何实现对土地红利的正义分配,实现改革背景下的制度红利由仰赖土地的外拓型、爆发式的增长到内增型、温养式的可持续增长,是当下城镇化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3.
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施行以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宏观层面,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低生育率既开启了中国"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但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老龄化的过快发展将带来人口红利消失等一系列经济风险;微观层面,独生子女政策也带来失独家庭、中年空巢等新的社会现象,影响家庭幸福感。计划生育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做好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准备是我们政策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从2011年的2.2万台销量,到2013年的3.6万台,短短3年,我因从全球第四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全球每卖出五台机器人,就有一台被中国买走。在人口红利减弱、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战略发展黄金期。  相似文献   
25.
童章进 《经理人》2014,(9):23-23
正微软大斧落下,计划裁减1.8万名员工。虽然裁员可能让微软"适合员工成长"的企业信誉受到质疑,但是,为了扭转目前的市场劣势,纳德拉只能断臂求存、刮骨疗伤。调整回原来的技术为主的道路,才是微软在未来能够再次成为全球最值钱公司的机会。  相似文献   
26.
民工荒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学界一直存有很大分歧。而无论是从经济学意义还是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来看,了解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比判断刘易斯拐点何时出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首先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剖析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条件,利用修正的二元经济模型解释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接着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的区别与联系,并从人口红利角度提出刘易斯拐点的具体应对措施,以期对中国现行政策的方向选择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27.
伍月琴 《经营管理者》2011,(7X):231-231
信誉,包括信用和名声。公司治理不仅包含公司信用的制度建设,也包含公司名声的形象维护。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公司信誉是公司当事人千万不能勿视的内容。建议,所有的公司都主动自觉地实现半年一次公司债务公示制度,以促进公司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28.
文章在对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未成年人—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等状态结构性转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历史时间序列对我国不同状态间的转移系数和出生率进行定量测算,预测了我国人口的峰值和劳动力供需趋势,并对"人口红利"问题进行了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29.
谢仁贵 《民族论坛》2004,(12):54-55
一在世界经济学和史学界都享有盛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A·格雷夫在《热那亚与马格里布商人:历史比较制序分析》一书中分析了这样一个历史案例:在1l-12世纪,马格里布和热那亚两地的商人在相同的贸易环境下,运用同样的航海和陆地交通技术,并从事几乎相同的商品贸易,唯一不同的是,马格里布商人持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信念,主要在穆斯林世界内部进行商业和贸易活动;而属于拉丁世界的热那亚商人则恪守着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私的个人主义文化信念,多在地中海周边进行活动。长此以往结果却出乎意料:自私的、崇高个人主义的热那亚商…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文章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