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947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32.
《隋志》对小说家的理解源于《汉志》,其在子部小说家《燕丹子》附注提到的《宋玉子》,不应该是在集部著录的《宋玉集》,而是一部在唐初已经亡佚的小说集。宋玉既是著名辞赋家,也是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他的赋家和言语侍从之臣的身份与利用俳谐言语娱乐君王的俳优颇为接近。俳优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一支,而谐隐、俗赋是俳优小说的主要表现形式。《隋志》编者对宋玉的重视以及对小说的理解,使其对已经亡佚的小说集《宋玉子》给予了特别关注,其所确定的宋玉的小说家地位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33.
古人名物就为物赋予文化内涵,雁亦是如此。在上古的典籍中,雁就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蕴,或寓意祥瑞与纯正,或象征礼仪与秩序,或譬喻懿德与壮志,抑或寄寓感慨,抒发生命体悟等。雁赋主题从一开始就汲取了中华文化中关于雁的文化蕴涵,且在后世雁赋中一脉相传。就雁赋主题而言,中古雁赋集中于生命体悟和羽仪之美两个方面,唐代雁赋主要承袭了中古两大主题而略有变化;宋至明清时期,在因循之外又增加了新的主题即故国之思、家国情怀和游子思妇。在雁赋主题的流变过程中,有诸多的因循和回溯,主要体现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上,同时又呈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在融合、探觅中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34.
35.
作为课程的法律诊所教育应当确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定机制.植入法律赋能理念的法律诊所课程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提出了新要求,应当遵循全过程评价、能力评价、多元主体评价和与诊所活动同步评价的原则.多元主体参与诊所课程的评定,应当分设相适应的评价指标,科学设计适宜的权重.  相似文献   
36.
关于《红楼梦》中《警幻仙姑赋》的争议历来颇多。它与曹植的《洛神赋》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从挖掘《洛神赋》背后的深意入手,可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残酷现实的情感宣泄以及人生理想的幻灭是曹雪芹效仿《洛神赋》的根本目的,更是创作《警幻仙姑赋》的深层动机;同时《警幻仙姑赋》在体裁选择及写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师楚"情结,也使《警幻仙姑赋》的悲剧意味得以进一步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37.
安徽太湖县举人王大枢遣戍伊犁11年之久,还乡后自号“天山渔者”。他在戍地以坐馆教书为生,晚年编定《西征录》一书,不仅是他遣戍生涯的实录,还保留了其全部诗文作品。王大枢的诗歌题材主要分酬唱赠答与吟咏史事古迹两类,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遣戍文人的日常交往、心态变化及文学活动。他的文作以《天山赋》为代表,用虚实结合之笔摹写异域风物,具有历史、文化、文学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38.
俳谐文指文人创作的内容诙谐滑稽的作品,包括赋、杂文等文体,主要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诙谐滑稽风格的作品早在先秦就已形成,主要是在民间口耳相传,直至汉魏六朝时期,在人才学术兴盛的环境下,诙谐滑稽风格得以在文人中流行,形成了文体不一的俳谐文。本文拟从愚弄、以物喻人以及讽刺模仿三种产生滑稽的方式探讨汉魏六朝俳谐文滑稽。  相似文献   
39.
对初唐四杰赋的篇目归类,由于对诗、骚、赋文体界定的争论问题,一直不曾有明确的界定,时四杰赋篇目中的各体文体因子因而也很少人认真关注。四杰赋中几乎各体因子兼备,是汉晋以来初唐赋分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40.
中唐时期,骚体赋创作兴盛.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赋家横空出世,创作出大量根于现实生活遭遇、富有真情实感的骚赋名篇,成为唐代辞赋乃至中国赋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唐复杂的政治使得一些正直士人落拓失意、遭受贬谪,内心充满怨愤.而屈贾开创的骚赋有发愤抒情的传统.二者桴鼓相应,促成了骚赋在中唐的复兴.遭受贬谪、政治失意既是中唐赋家创作骚赋的动因,也是骚体赋内容上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