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7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96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8 毫秒
31.
"村改居"社区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社区类型,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有着社区形态的过渡性、生活场域的二元性、居住人口的流动性和社区管理的复杂性等特征,因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村改居"社区,"党政经"一体的"混合型"传统组织架构这一弊端,造成党组织权威弱化、自治组织地位虚化、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异化,引发社区治理失序。以"政社分离"、"政经分离"为标志的治理改革,让社区组织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在推动社区治理事务类别化与权责明晰化的同时,有助于基层权力的有效制衡与组织架构的优化整合,实现社区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2.
《秘书之友》2014,(5):47-48
谢亦森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3期《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一文中指出,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而“为文而文”则难成文。机关公文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的,即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  相似文献   
33.
屈原的"美政"虽是兼融先秦诸子多家思想而成,其核心内容则是圣君贤臣"两美相合"的圣贤政治论,它是中国古代士人普遍追求的政治文化模式.这一模式及其理论基点的学术渊源,均在"管子学派"中的"前期齐法家"思想中.学界在探寻屈原思想的学术渊源时,由于对"管子学派"的发展阶段不甚了然,因而产生了许多错位和附会.  相似文献   
34.
王权 《领导文萃》2013,(6):93-97
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在经过宋高宗多次挑选,登上帝位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围绕着怎样消除南宋政权机体内部的痼疾.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等问题所作的设想与实践,构成了宋孝宗一生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贯穿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一条主线。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自我追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紧迫而又必要的任务。要从理论创新、人才战略、执政为民、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出发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实现党的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有机统一和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6.
理解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就得进入剧作的线索脉络,情节线索恰是人物冲突的充分表现,而人物冲突又构成政治和礼法理解的重要线索.本文试图以索福克勒斯的经典剧作<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为例,分析其中两类王者:君王和僭主的政治和礼法理解,及两类王者的品性,其中包含俄狄浦斯之罪的问题,由此试图探察古希腊悲剧的礼法问题.  相似文献   
37.
从《惠安政书》看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较少关注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在<惠安政书>这本施政笔记里,明中晚期海疆乡村社会风情,知县叶春及乡村社会管理思想与实践、乡村社会管理时空特征与个人特色,乃至知县传统乡村社会管理基本特点均得以充分展现,这一传统个案对于现代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鄂瑶 《决策探索》2011,(3):50-53
在县级政治生态的一方治乱兴衰间处于枢纽地位的县委权力运行,正向着公开、透明、阳光的方向发展,“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这条流传了千百年的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同样成了这个时代需要解答的命题。  相似文献   
39.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文论家白居易,曾官至翰林学士、刑部侍郎。在长期的为官从政生涯中,他十分重视从政管理经验的总结,所著《策林》不仅有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而且在用人思想方面更有不少独到之见,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40.
科举制度确立后,遂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场域,承载并连接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确保了儒学道统的绵延不绝。但晚清以来,面对西方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这一场域不仅出现了内部的分化,更面临场域外各种因素的挑战,而场域外的挑战又进一步促进了场域内对抗因素的成长。1905年的废科举则使主流意识形态场域崩塌,儒学因此失去了寄身之所,延续了两千余年的道统因此断裂。而道统是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秩序赖以维系的思想基础。中国不是宗教国家,道统更是承担着塑造共同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调整社会秩序的多重功能。因此,道统的断裂必然会导致政统的失序和社会的动荡。其影响甚至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