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7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管理学   3891篇
劳动科学   228篇
民族学   288篇
人才学   461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3840篇
理论方法论   793篇
综合类   9699篇
社会学   1692篇
统计学   56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502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1547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508篇
  2011年   1572篇
  2010年   1386篇
  2009年   1477篇
  2008年   1964篇
  2007年   1401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1027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江西省54个县(区)363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农户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的偏差问题.结果表明:农户总体及子群体的销售意愿与行为相关程度较低,除受教育年限为12年以上的子群体外,其他相关程度均未超过0.5;不同子群体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一致人数仅占总体的7%~57%;农户及其子群体的电商销售意愿与行为间的偏差较大,且此偏差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过电商培训上表现显著;以正一致为参照组,二者的偏差主要是受个人特征、政策感知、网络信息了解程度、电商技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性的影响;其中,年龄会扩大偏差,其他因素则缩小偏差,是否知道本地有电商协会组织、是否知道农村电商的惠农信贷政策、是否了解网络购物发展信息以及是否了解农村电商发展信息对偏差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好地制定和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政策,以提升农户电商销售意愿到行为之间的转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方居民作为地方文化的活载体和保护主体,其积极主动的文化保护行为对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将"文化认同"和"个人社会资本"两个与居民文化保护行为有关联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从而构建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探讨影响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机制。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文化认同、个人社会资本和主观规范对其文化保护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再审审查制度是保障当事人申诉权和纠正错案的重要法律制度,其有效的配置和运作能助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与强化。但其功能和价值 “有限”,现行司法政策在启动再审的标准上遵循“可能有错”的判定基准,显得过于泛化,无限放大其功能和价值,不仅不利于秩序价值的生成与固化,而且与创新现代社会管理模式之内生性精神与理念存在冲突,易引致社会管理风险,增加管理成本。完善的方向应立足于制度功能“限度论”,在法治的内在诉求以及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在肯定再审审查制度的有限意义与价值基础上,严格界定准入门槛,适用“确有错误”的启动再审标准,并健全相应的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4.
15.
深度链接作为一种网络技术,相比于侵犯著作权罪的传统行为方式,法益侵害程度更加严重,需要刑法对其加以规制。在刑法意义上,内链或者加框链接型深度链接可上升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实行行为,外链型深度链接则应视为本罪的帮助行为。学理及实务基于部分犯罪共同说对外链型深度链接行为的入罪存在诸多困境,行为共同说的视角则可为其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校行为偏差青少年作为一类长期受到集体排斥的边缘群体,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本文基于优势视角理论,通过对怀化市某学校行为偏差青少年现状的阐述和归因,以接纳和同理的原则,探讨社工课堂在该学校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中的作用和介入策略,以及在学校实际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根据本文的活动分析,社工课堂对学校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矫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际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内疚是个体在自我道德评价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违背了某种道德标准,并觉得自己应为之负责而产生的一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内疚具有亲社会效用和道德发展功能,而过度的内疚则有害身心健康发展。现有研究不仅从内部焦虑、依恋关系、因果报应、交换互惠和脑神经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内疚产生的机制,还从道德发展水平、共情能力、认知归因、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内疚情绪的影响因素。今后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个体内疚情绪培育和管控路径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内疚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合作、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统一研究范式,加强脑神经机制及跨文化研究等也是今后研究应予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刘宇  梁循  杨小平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2):158-167
微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是分析用户行为,找出传播路径,确定领袖人物,发现舆情热点等研究的基础。虽然多种不同角度的信息传播模型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缺乏对信息动态传播过程的直观描述。本文基于Petri网的结构和特征,针对微博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描述模型,该模型首先对微博网络的信息动态传播过程中的对象进行结构化描述。本文根据微博网络的用户结构关系,并利用Petri网的相关理论,形式化解释和定义信息传播基本对象,从而更加直接描述了微博网络中的转发、评论、回复等多种用户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Petri网能够描述信息流动问题的特征,结合颜色Petri网和时延Petri网,从Petri网系统的角度表示信息动态传播路径,并研究网络的动态性质和传播条件,使得信息传播模型更加真实地模拟信息传播情况。最后本文分析信息传播算例和新浪微博真实数据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舆情态势分析以及用户行为的研究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也为其它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用户行为描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