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国依据冲突规范适用某一外国法时,如果该外国法与本国公共秩序相抵触,则可援用公共秩序保留排除或限制该外国法的适用,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但如果滥用公共秩序保留,则会适得其反。我国《民法典(草案)》虽然确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但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金岭 《新劳动》2002,(24):37-37
省城一些大商场大宾馆等公共场所门前“衣冠不整者不得人内”的禁令,常将民工拦在门外。本埠的一家“咱老百姓自己的报纸”正在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观点斑驳陆离,赞成反对各有所据,真能看出这个时代价值观的多元。  相似文献   
13.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安全阀”。香港回归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依然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和价值,但鉴于国际私法发展的大趋势,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民商事交往中应该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限制适用,这是我国区际问经济横向联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法院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是世界各国仲裁立法中所普遍采用的制度,如何调整发源于仲裁的关系,法院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对仲裁进行监督是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法院监督仲裁裁决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全面监督”还是“程序监督”的讨论,应当采取以当事人扩大司法审查协议为基础的法院监督仲裁实体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叙 《社区》2003,(22):36-36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个体与社区间达 成互动,形成完美的平衡,这是社区成功建 设、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秘诀之一。地球上 的万物之所以能结成生物链,创造出生机 勃勃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家庭之所以能和 睦美满,营造出温馨的生活,原因就在于它 们中的每一个分子都为自己生存,也为他 人奉献,在互动中实现了平衡,这便是生活 的艺术。社区建设的真谛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公序良俗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具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各国司法实践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研究和运用不尽相同,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特点,但对我国有关公序良俗原则的研究和运用,仍具有借鉴意义。在我国明确确立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弥补强制性、禁止性法规的不足,克服法律的功能局限,限制私法自治,同时也有功于民法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夏天,发生在湖南省石门火车站的一起拘留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拘留者是湖南临澧县一位59岁的农村妇女,名叫滕自英,起因是她在火车上捡拾空矿泉水瓶子,违反了铁路部门的规定。这一事件在网上披露后,众多网民追问:滕自英在火车上捡瓶子是否真的扰乱了公共秩序?有关部门对她的处罚合理合法吗?莫名遭遇:坐火车捡瓶子被拘留滕自英,一生老实本分、温驯善良,从不惹事生非。她有个3岁的孙女叫杜若,不幸患上白血病,被送往省会长沙的湘雅医院治疗。2006年3月26日,医院通知陪护孙女的滕自英续交医药费,否则就要停药了。无奈,滕自英跟…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的规定,是我国理论、立法、司法三方面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在具体适用中,相关规定仍过于笼统,缺少区分"直接适用的法"与其他强制性规范的具体标准,依然存在与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等其他国际私法范畴混淆的可能性。在国际合作日渐紧密的背景下,附条件地适用外国"直接适用的法"是大势所趋,我国的立法在适当的时候应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这一对矛盾的背后,隐藏的命题是人伦秩序与公共秩序的关系,两者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笔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第一,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立法在理论上都有其合理性;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受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度、法律素质和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的影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的告亲行为呈现出"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并存的状态;第三,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借鉴古今中外的相关立法,笔者认为在两种秩序发生冲突时,一般情况下应当维护人伦秩序,因为这是人最基本的价值需求,法律不能置之不顾,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涉及恶性犯罪,则必须强调公共秩序维护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