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论汪元量词的修辞和意象运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之交的著名词人汪元量 ,虽少有人研究 ,但其词作却甚有特色。在修辞上 ,他好用隐括借句的表现方法 ,善用衬托法、隐喻法 ,喜用回忆法 ,讲究声律的谐美。其意象使用特点是 :大量用听觉意象 ,尤其是音乐意象 ;注重日常生活意象和书本中的典故意象的使用 ,而淡化自然意象的使用  相似文献   
342.
英汉量词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3.
个体物量词“颗”和“粒”都是用来计量颗粒状的物体的,很多时候二者可以修饰相同的名词,但是二者在意义、搭配、情感色彩和修辞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344.
本文从名词临时借用为量词的条件,名词临时借用为量词的需要,名词临时借用为量词的效果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做了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345.
关于个体量词的编纂,《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漏收量词、义项分合失度、名词和量词混同、例证晚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为今后的修订提供参考,使两部重要的工具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346.
汉语个体量词是汉语中特殊的一类,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性质和专著描述的探讨。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都经历了虚化的过程,大部分来源于名词和动词,后经词义的演化和类推,逐渐有了表量的语法功能。通过对个体量词字形分析、语义演化和句法功能的描述,以期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7.
古今汉语中能表示尊敬色彩的量词并不多,“位”是宋元时期逐步萌芽发展成熟起来并沿用至今的,能表示尊敬色彩的一个称量人或神的特别名量词.中唐到两宋,名词“位”已出现语义虚化的趋势,似乎已经在朝着量词发展了,我们可以视作准量词或临时量词.只有当语素义“位置”完全脱落时,“位”才取得量词的资格.据现有语料来看,“位”作为量词广泛来用大约不早于明代.近年来,“位”作为量词被修饰中性义或带贬义的名词中心语了,其色彩意义被忽略了,“位”的使用有泛化现象,是语言规范化和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48.
量词的发展和演进,一方面是汉字本身发展的规律所约定,另一方面词的双音节化也是量词发展的促成因素.经笔者统计,量词“颗、粒、点”的最早使用和广泛使用都是从佛经文献和医药古籍文献中来的,这两类文献是口语很强的两类文献.所以笔者据此可以推测,汉语中的量词用法,一方面是词义本身演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从语言学发展规律的本质上来说,交际和表达的需要是促进汉语量词发展的重要原因.个体量词是汉语量词中最活跃的一类,无论是在表达效果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比其他类型的量词要灵活.因此,对个体量词的来源进行梳理,有助于较为全面地认识其词类性质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49.
考察出土文献中的“木”“牒”“人”三个量词.其一,“木”是汉语中最早用于称量木本植物的专门量词,它的出现标志着先秦汉语称量“有生”事物的量词语义系统的雏形初步形成.其二,“牒”用作量词,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除称量简札及相似事物的整体或部分外,还引伸出称量衣物的用法,但仅见于东晋晚期西北地区的衣物疏;另外在马王堆汉墓竹简中它还用作类别量词.量词“牒”的语法化包括“功能”与“形状”两条途径.其三,“人”是汉语史上最古老的量词之一,其在西汉时进入“数量名”序列,并经历了一个由主谓或同位结构重新分析为定中结构的过程.另外通过与量词“乘”对比,进一步说明汉语“数量名”结构形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350.
吴捷 《现代交际》2012,(3):52-53
常用词"记"除可作动词、名词外,还可作动量词,本文试图对动量词"记"的语法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它的产生和发展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