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4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718篇
劳动科学   92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19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560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2945篇
社会学   275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现在许多企业或管理者有意无意地把管理工作复杂化,企业界甚至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很大程度上被繁杂低效的办公工作所吞噬。  相似文献   
102.
金言 《决策探索》2004,(5):39-40
2003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所体现出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行政的理念和权力行使规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人民更好地维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读《行政许可法》有八大新理念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03.
我国民事诉讼的部分制度过于僵化,不利于当事人程序选择和程序救济的实现,也妨碍了法官行使诉讼指挥权。民事诉讼程序弹性包括程序步骤的灵活性、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审理时限的灵活性等三个方面。在尊重程序安定的基础上保持诉讼程序适度弹性是立法技术的需要,也是弥补审判程序内在局限以及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辩证统一的需要。增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弹性应当强化法官案件管理,促进案件适时审理;完善程序选择权和诉讼契约,保障当事人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灵活实施诉讼行为;健全诉讼程序的类型化,促进了程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4.
与普通裁判相比,司法确认裁定的既判力范围具有诸多特殊性,但立法对该问题的规定确尚未明晰。司法确认裁定的既判力在主观范围层面,应对当事人、法院和调解组织等相关主体均产生拘束力;在客观范围层面,裁定的主文和理由均应具有既判力效力;在时间范围层面,既判力基准时应为裁定作出时,既判力确定时应为裁定送达时;在效力范围层面,应包括再诉禁止效力和遮断效力,但不包括预决效力。基于以上认识,立法应对司法确认裁定既判力损害的主体设置相应的程序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复杂的优先权人、普通债权人和债务人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种类优先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优先权配置和调整为核心代表的破产债权顺序的分配制度成为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的重大争议。围绕立法论和解释论的论争主要集中在:非典型担保、人身损害侵权、环境损害等债权优先权的创设;破产优先权与担保物权别除权的协调;职工债权优先权的强化及质疑和税收债权优先权的限制等四个方面。合理配置优先权人与债务人企业、普通债权人之间的利益,不能仅以弱势群体或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应以破产法确立的宗旨和理念作为体系衡量的尺度。  相似文献   
106.
刑事程序向来关注罪刑治理而边缘化无罪命题。然而,与定罪判定一样,无罪裁判也是刑事诉讼的一种自然结局。刑事程序的无罪命题是一个实践命题、制度命题和理论命题。立法与司法体系必须打造一种围绕无罪命题的程序治理机制,保障公民不被误卷入刑事程序以及将被误卷入其中的公民及时解放出来,恢复其清白与自由。围绕无罪命题的程序治理应当被构筑为一种自治、开放且富于反思性、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注重权力规制与正当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实践刑事诉讼法作为被告人大宪章的精神实质。同时,必须反思无罪命题在中国的艰难展开,寻求价值观革新、制度变革与政策优化,完善无罪命题的程序治理机制,并注重微观行动与个案层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7.
刑事简易程序由于其相对于普通程序更为简易和快速,而受到各国的青睐。在我国简易程序中,虽然在审判程序上予以了简化,但从实践来看,程序简化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以至无法达到快速审判的要求;从理论上看,仅仅是程序步骤的减少也难以为"实质意义的简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而简易程序在实体上对所有案件无差别的适用"证据确实充分"和"排除合理怀疑"的定罪证明标准,无疑是阻碍快速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定罪标准不仅与证明标准差异化、多元化不符,也不利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疑难复杂案件中。在被告人认罪的案件中,事实相对清楚,争点也比较小,适当的降低定罪证明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在降低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强辩护权、重点审查认罪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8.
构建事业单位费用报销管理系统对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有效控制不必要的开支,还有助于加强廉洁建设。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费用支出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财务报销管理系统,借助于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提高报销费用的真实性,节约资金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9.
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是中国刑事诉讼法理念的重要转变,即由过去的重打击向重保障转变.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扮演多种角色,理应充分发挥保障人权的职能.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和19世纪德国的客观公正义务理论对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影响深远,构成了检察机关人权保障职能的法理基础.中国检察机关的人权保障职能在新刑事诉讼法中有所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扩充了人权保障的范围;丰富了人权保障的措施;完善了人权保障的救济.检察机关应当以此次刑事诉论法修改为契机将保障人权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0.
《社科纵横》2016,(11):112-115
庭审中心主义对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独立审判,增强诉讼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庭前准备不充分、当事人诉讼能力欠缺和法官释明不足等原因,导致庭审混乱、效果不佳。因此,应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取消庭审阶段的划分,提高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从而保证诉讼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