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0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共享单车具有一部分公共产品的属性,也同样面对着负外部性的问题。为了规范共享单车用户使用行为,信用监管机制和政府监管等解决方式被提出,但相关研究偏政策性,摩拜公司等共享单车企业已建立的信用监管机制实施效果不佳。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有限理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经济学行为实验的方式模拟现实生活中公众对共享单车使用和损耗的状况,收集行为数据进行深入剖析信用监管机制对共享单车用户使用行为规范的效力;在实验前后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实验行为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实验表明,信用监管机制的引入有效规范用户使用行为,负面语境的信用监管机制对用户行为更有约束力,加入实时反馈比无实时反馈机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2.
梳理炎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无裨益。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从农业、冶铜、玉器、祭祀、文字、筑城及聚落等方面综合考察。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的炎黄时代,是炎黄文化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炎黄时代已经有了铜的冶炼和使用,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虽然出土了少量铜器,但远不及玉器突出,说明直到铜石并用时代,玉器仍是主要的礼器,是炎黄时代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表征;刻划在龟甲、骨片和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来源之一;文献记载炎帝神农氏培育粟谷,制作耒耜,耕而作陶,发明医药,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发源地,炎黄时代是中国耜耕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的长足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财富的逐渐累积,大型聚落越来越多;作为大型聚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城邑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中国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已近百座;炎黄时代是中国冶铜、文字、城邦乃至国家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初创期,炎黄二帝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相似文献   
73.
74.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学术界给出了诸多解释,但鲜有文献从风险时变性视角关注到波动持续性的影响。基于2005—2021年我国A股市场个股数据,利用GARCH族模型度量股价波动持续性,分别通过投资组合分析与混同横截面分析,实证检验了个股股价波动持续性与股票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价波动持续性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构建多空组合,在买入波动持续性小的股票的同时卖出波动持续性大的股票,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同时,针对我国A股市场存在“反转效应”的特征事实,进一步检验了股价波动持续性对反转收益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股价波动持续性放大了反转收益。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纳入刻画股价波动持续性与反转效应的因子改善投资组合的业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股价波动持续性的实时关注,并将其作为系统性风险预警的重点指标。   相似文献   
75.
发展数字经济是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抓手。利用2016—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等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进程中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在数字经济发展超过特定门槛值时,碳减排效应才会显著,且其效应呈现出递减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降低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但对降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政府应积极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实现城市碳减排。  相似文献   
76.
通过更高水平的城市贸易开放实现区域劳动力市场升级和技能提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开放经济框架下,从理论上阐释了贸易开放影响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内在机制,并采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微观样本和186个城市的匹配数据,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劳动力技能升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市贸易开放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劳动力技能升级,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增加约0.02个百分点;(2)产业集聚是城市贸易开放促进地区劳动力技能升级的重要渠道;(3)贸易开放对劳动力的技能升级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中部地区城市贸易开放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最明显,500万及以上人口大城市贸易开放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结合产业集聚特征、地区差异和城市规模,实施针对性和适宜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优进优出”的高质量贸易开放,对优化地区劳动力市场结构、提升高技能劳动力和人才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78.
客户处在供应链的下游,对企业存货的采购、生产和销售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多变的市场环境也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企业所处行业、地区产品市场和客户三个角度所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入手,采用2011—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存货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存货管理效率越高;(2)产品市场竞争力度越强,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影响越大;(3)产品市场发育越好,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因客户生产经营原因导致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应当注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良好经营环境的建设,使得企业在维护客户关系的同时充分发挥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9.
质询制度是我国人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维护我国人大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尽管人大质询制度已经形成,但其本身在立法原旨、规范文本以及驱动机制等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我们应在制度建构主义视角下,以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为改革进路,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对我国人大质询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0.
庄子的真知     
真知的内容是道,庄子自己所认识的那部分道便是庄子真知的内容。道的内容除了庄子所独有的思想之外,其他内容大部分没有超过俗知的范围。获得真知的方法是“心斋”。随着庄子对真知的认识不断深入,真知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