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04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后现代主义经由经典化走向历史,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经由普泛化走向体制化的当下,国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在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现代"与"后现代"及"解构"与"建构"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存在倾向性问题.值得作适当的学术史清理.  相似文献   
72.
后现代法学的兴起,用新的思维、新方法论,挑战传统法学的权威,给法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属性有了新的内容,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认为法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摒弃主体论,反对法的确定性、普遍性,提倡多元正义。这些对现代法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哲学与文学的交融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哲学和文学的交汇点."异化"不仅成为现代派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且对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试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具有多元性又具有某种一致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企图解构和超越现代哲学和文化理念的思想潮流。它集中体现了西方哲人们对"现代"哲学的强烈不满情绪,同时也昭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特征,而大胆的标新立异和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则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西方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思路;2.以机械论、还原论和自然论为基础的"人性假设";3.纯科学的价值中立观点。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主要有:放弃追求普适性,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批评惟一性,提倡多元性和差异性;坚持心理学的中间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75.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由著名海外智库———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克莱蒙林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2年4月27-28日在  相似文献   
76.
后现代主义戏剧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戏剧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残酷戏剧”理论和“质朴戏剧”理论为其先导,其理论带有解构性、不确定性和反权威性。它鼓吹“非语言、非剧本”,视演员个人表演为艺术核心,主张以物质语言为戏剧的强力表现手段,强调表演要在冈观众的交流中实现。文章通过对具有仪表性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分析,将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归纳为:发初期呈现的精神分裂症;同其它艺术品种的融汇和混合;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通过即兴、偶发、随机的表演,将生活在接搬上舞台;变革戏剧表演空间,打破戏剧演出场地界限;加强戏剧的行动性、参与性和政治性;取消剧本、摒弃语言,强调肢体语言动作;以及从题材内容到结构表现出的混杂与拼贴等等。作者认为,针对过去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知不多,时有误解,当前首要的是先从翻译、介绍与研究做起,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思潮有所辨识、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与吸收。  相似文献   
77.
马丁·艾米斯是一位活跃于后现代的英国作家,深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但在《时代之箭》中,他却以一位传统作家的姿态,对其叙事手法做了极其大胆的尝试:他拒斥道德相对主义,坚持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坚持历史书写的指涉性。因此,《时间之箭》在本质上仍然是对启蒙运动以来核心价值观念的坚持与追求。  相似文献   
78.
杨魁 《公关世界》2008,(4):43-45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和深刻的变化,以至于人们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与启蒙运动以来矢志追求的“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后现代”时期,从而围绕这一重大的社会转向和深刻的社会变化,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思潮。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格里劳所说:“如果说后现代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  相似文献   
79.
黄玉顺 《学术界》2008,(1):123-126
生活儒学绝非采取的形而上学的进路,因为形而上学只是生活儒学的三大观念层级当中的一个层级而已,而且并非其最本源的层级.生活儒学以生活-存在及其仁爱情感显现为所有一切的大本大源,主张在这种本源上来建构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生活儒学首先破解一切传统形态的形而上学,以此区别于原教旨主义;然后重建一种新型的形而上学,以此区别于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80.
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比较系统的民族主义理论学派,即"原生主义","现代主义"、"族群-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梳理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的脉理,把握各个学派的理论内涵,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