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3638篇
劳动科学   460篇
民族学   488篇
人才学   496篇
人口学   242篇
丛书文集   3903篇
理论方法论   869篇
综合类   8088篇
社会学   1509篇
统计学   43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1084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288篇
  2011年   1794篇
  2010年   1791篇
  2009年   2271篇
  2008年   3036篇
  2007年   2534篇
  2006年   1581篇
  2005年   1033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的劳资关系作基础。从西方劳资关系由激烈对抗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史演变的启示,对转型期我国企业劳资矛盾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2.
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中,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可以概括为一个“一二三四”的模式:中和———社会和谐的核心;仁与礼———社会和谐的两大纲领;养均齐———社会和谐的三大基石;君本论、官本论、民本论、农本论———社会和谐的四大支柱。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3.
刘英楠、吴玺在2005年3月10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王淀佐、陈竺在“两会”期间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他们认为,我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对技术来说,虽然国外的好东西应该拿来用,然而最好的技术外国人并不会给你。这里有一个商业利益的问题。其实,即便科学也不能说一定就没有国界,与各种利益有关的科学成果,也不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鉴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54.
张娴 《社区》2005,(11):21-23
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为了履行社区服务的职能,在社区投资兴建的专门从事社区服务的机构。该机构身为非营利组织,却与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兼有福利性、事业性和商业性等多种属性。如今,“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尽快剥离社区服务中心的事业职能和商业职能,恢复社会福利性的根本属性,或许是帮助社区服务中心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社区服务从“出生”的那天起就面临着体制的缺陷一、官办色彩太浓社区服务始于1987年7月在武汉召开的城市社区服务座谈会。当时民政部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并倡导依托区、街道、居委会三…  相似文献   
55.
《徽州社会科学》2006,(11):18-20
在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占居中国公民消费主要支出的今天.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医治水平和医疗质量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焦点。黄山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国家三级乙等医院,其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治服务质量自然也成为长期以来全市人民关注的热点焦点。  相似文献   
56.
朱熹和谐理念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对传统思想中的和谐理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是一份值得研究的珍贵的思想遗产。朱熹从自然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等方面论证了和谐的普遍性;从公平性、公正性、和平性、包容性、多元性、适中性、和睦性等方面论证了和谐的原则和基本精神;从宣传教育、建立纲纪、减轻负担等方面论证了实现和谐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7.
日益加剧的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要承认和尊重社会物质利益的差别,要坚持以公正的原则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当前,必须要改变过去协调利益矛盾政策滞后的状况,颁布切实有效的、和谐的协调利益矛盾的政策;要构建和谐的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要实现社会利益调节法治化;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利益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5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59.
社区新闻     
《社区》2005,(12):15-16
湖北省钟祥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出实招近日,湖北省钟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市直有关部门向郢中城区社区转移、延伸部分职能的通知》。《通知》规定,市直有关部门共向社区转移延伸30项职能,对城区单个社区居委会的年“费随事转”经费达到1.5万元以上。其中,市民政局向社区转移延伸7项职能,每年按社区救助对象人均2元的标准拨给社区工作经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区转移延伸3项职能,每年给每个社区居委会拨付工作经费3000元;市建设局向社区转移延伸2项职能,每年拨给每个社区工作经费3000元,且除主干道以外的街、巷的卫生费由社区居…  相似文献   
60.
如果说.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即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那么2004年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且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一是加强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二是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而对弱者权利的普遍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是法治社会形成的显性标志。我们则可以毫不迟疑地指出,这是一个正义价值正日益彰显的时代。2005年中国法治建设的明显特点是:突出正义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