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3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475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865篇
理论方法论   1635篇
综合类   11506篇
社会学   557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095篇
  2012年   1540篇
  2011年   1585篇
  2010年   1487篇
  2009年   1542篇
  2008年   1777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306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102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588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怀疑的时代,怀疑的精神遍地流行。现在的一些人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当中,所谓丧失道德理想、渴望堕落,痞子精神等,在学理上的根据就是一种怀疑精神。我今天要讲的是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怀疑论。中国的怀疑论我主要集中在比较典型的老庄的怀疑精神上。西方怀疑论,从历史上看主要有三种:古希腊罗马的怀疑论、中世纪基督教的怀疑论以及近代的怀疑论。中西怀疑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  相似文献   
62.
教育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就是强调管理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教育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程度不高、教育管理组织不合理,领导独断专行等几方面.重建教育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就要从运用参与式决策、快捷与合理的组织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3.
“忘”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它有深邃的审美内涵。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也主张“忘”,这是诗人的“忘”,先有审美意义,进而表现出了哲学意绪。道家和济慈都提出“忘”,但“忘”的目的指向与具体内涵不同:“忘”在道家和济慈那里都是修身之法,不同的是,道家之“忘”侧重于对精神世界之苦难的救赎,而济慈之“忘”则侧重于营造诗化人生;道家之“忘”和济慈之“忘”都在于达到审美静观,道家之“忘”的审美目的是在不自觉中达到的,而济慈之“忘”则直接指向审美。  相似文献   
64.
当前西方危机与现代性危机最深刻的症候,是在其最高知识权威的影响下,现代后期的某些学说(列奥·施特劳斯所谓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学说)撼动了西方人的根基,人们丧失了方向感。这种理论上的危机带来的实际后果主要表现在:一种本来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方式去解答对错、好坏问题不再可能。既然现代性的危机源于对现代政治哲学隐含的这个前提的表达,那么,现代性批判的中心课题是对现代理性主义或对理性之现代信仰的批判,它逻辑地包含了对恒久和普遍美好生活原则的辩护,试图恢复人们的自信,以便能够合理地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  相似文献   
65.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66.
尼采在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中具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家理论批判的走向,他对人的生存艺术化理想状态的论述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福柯所继承.本文通过对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生存境遇的分析,阐述他的人学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内在关联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安提戈涅》堪称戏剧哲学,它通过新国王克瑞翁颁布禁葬令、把葬礼置于政治的监管之下所引起的广泛冲突考察了政治这个属人的事物,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古代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8.
什么是批判呢?简单说来有两重意思,其一取《哥达纲领批判》之义,列举荒谬言论、不经学说,痛加批驳,破旧立新;其二取《纯粹理性批判》之义,抓住核心概念,申明基本原理,廓清迷误,回归本原。就《中国当代思想批判》和《中国当代文学批判》来说,这两重意思都在,既批驳中国当代思想界、文学界种种错误观念、错误命题,又就思想探讨和文学探讨中一些关键性概念的涵义进行否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培根的《新工具》一书的研究 ,本文认为 ,培根所提出的认识论应该是科学主义认识论。因为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复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哲学认识论研究。因此 ,培根的认识论主要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解决的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培根所提出的这种认识论将当时哲学的思维方向转到了认识问题的研究上来 ,开创出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0.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