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国家环境保护部前不久发布了《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4.66%。  相似文献   
72.
日前,记者在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了解到,今年该镇种植的万余亩新品种大白菜获丰收,每天都有10多部大型运输车辆把200多吨大白菜直接送到香港市场,丰富香港市民的冬季餐桌。  相似文献   
73.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福会》通过对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两代人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到沟通与理解的描写,表达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以及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4.
小说作者从不同的视角 ,凸现了在美国社会中接受强势文化 (美国文化 )的华裔青年与仍固守弱势文化(中国文化 )的老一辈人之间的矛盾。小说描述了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华裔的种种心态和经历。作品的成功 ,是与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及对人性、人的感情和欲望的传神把握 ,且具有浓郁的抒情笔触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5.
电影《福会》上映后反响巨大,成为王颖进军好莱坞的力作。但是剧中呈现的却是丑化了的中国形象。本文主要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角度对影片进行探索分析,揭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思维和猎奇心理。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谭恩美的处女之作《福会》为研究对象,对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进行解析。家庭观是全世界每个家庭都具备的一种观念,一个家庭有了良好的家庭观,这个家庭才能健康幸福地存在。在《福会》中,正因为母女们持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观,所以产生了分歧,各自都不能理解对方,母女间的矛盾反应出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7.
自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福会》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且成果丰富观点迥异。该小说通过描写母亲与女儿两代人的冲突与隔阂,表现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透过《福会》可以看到,谭恩美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旧礼教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其精髓中的"孝道"持肯定褒奖的态度,这说明了新一代美国华裔作家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其思想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8.
子弟书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北京的八旗子弟们创立的一种曲艺艺术,以作者、表演者、听众都是八旗子弟而得名。子弟书中有很多篇章记录了清代中后期旗人官吏的日常工作。结合清史可以从中了解清代侍卫如何站岗、值班、参加礼仪庆典;也可以还原当时文职京官的工作细节,包括如何主持祭祀、管理皇家马轿以及处理政府公文。  相似文献   
79.
咏春诗流行于唐宋两代,但两个不同时期的咏春诗在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唐代咏春诗以春为主题,充满了热情和欢乐的色彩,气势雄浑,基调高昂,空灵清新,辞采明丽;宋代咏春诗主题则以伤春为主,充满离愁别恨,气势哀婉,基调低沉,深蕴哲理,语词凄冷。  相似文献   
80.
《新学术》2007,(3)
2006年的大银幕上,我们能看到的大手笔、大制作简直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但当我们静下来用心去沉淀的时候才发现,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却是一些于无声处见真情的电影,比方说《看上去很美》,这是一部孩子充当主角的电影,这是一部拍给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影片;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孩子的世界,它让成年人用心去回味儿时的单纯与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