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90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2937篇
劳动科学   661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239篇
人口学   370篇
丛书文集   3001篇
理论方法论   700篇
综合类   5435篇
社会学   1011篇
统计学   1879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1192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176篇
  2011年   1530篇
  2010年   1386篇
  2009年   1234篇
  2008年   1368篇
  2007年   1028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704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考察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状况,本文通过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的数据分析发现: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中自卑感认知较强、自我困难认知明显、消除贫困认知较高、自我信心认知较高、生活水平认知较好、心情状况认知较强,社会参与中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比较积极、社区志愿者参与度高但时间不允许、受社区(村)其他人歧视程度较低、与所在地周边人群融合程度非常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城乡困难家庭心理健康与社会参与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户籍等相关性不大.亟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区文化体系和消除贫困代际转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教育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1个具体指标的全国各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法对全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不均等的,其中目前最需要加强的依次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本公共教育和乡村医疗卫生发展.我国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3.
运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代际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大多数流动人口感觉生活幸福,与户籍人口的幸福体验没有显著差异.新生代流动人口正值追求梦想、自我实现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幸福的积极体验明显高于老一代流动人口.(2)经济诉求、权利保障和公平正义构成了流动人口追求幸福的实质内涵.社会融合因素的影响效应甚微,城乡差距的曝光度和城市固有的社会歧视导致流动人口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不幸感.(3)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权利保障因素对不同代际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基于此,在政策层面,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需要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面向,关注群体内部分化,针对不同需求层次,构建差异化的幸福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994.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有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完善,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然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不能入市交易。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出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走向了畸形发展的道路。研究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规范有序发展,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土地改革的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梳理历史的脉络,人口在区域和城乡间的流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既是改革进程和工业发展史,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需求和迁移规律,对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与经济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观点认为城市化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城市化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文章运用197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流量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和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单向流动,即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农村流向城市,但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迁移增速趋缓,呈倒U型关系,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影响城市化进程.从区域看,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显著,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这与中国人口迁移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的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6.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饮用水在水质和水量上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下,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利益被忽视,现行监管体制和偏向性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供给严重不足。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使立法理念向"城乡统筹立法"转变、理顺监管体制、分类构建适宜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完善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制度,以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间薪酬差距不断拉大,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备受关注和争议。本文选取2005年—2012年76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薪酬差距的行业性研究以及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综合性研究。本文分行业、分年度横纵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一定的薪酬差距对于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分行业看,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制定高管薪酬制度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收入差距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土地,对土地进行"两分两换",盘活本土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源性"特征的土地流转"关山模式"。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关山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关山社区的做法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尝试。"关山模式"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实现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关山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创新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关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制度对人具有强制性的力量。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设计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的基础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人性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不同的制度设计;其二,行为基础。制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行为模式的把握上,人的行为模式可分为经济人行为模式、政治人行为模式以及道德人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对制度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三,理性基础。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采取过渡性中间制度。?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北漂时,他只有16岁,最初找了一份汽车修理的工作.由于爱琢磨、踏实肯干,他深得老板的喜爱.2007年9月,神州租车刚成立,他就进了这家公司,一干就是近8年,积累了丰富的汽车维修及租车运营方面的经验,职位一升再升,收入逐年增加. 那年夏天的北京,大雨不断地造访,整个京城都湿漉漉的.他开着自己的车子淹没在绵延的车流之中,看到马路两边人行道上行色匆匆地赶往地铁站和公交站的人们,心想:“这么多私家车,那么多焦急等车的人,如果能把私家车主组织起来,空闲座位让给等车的人,这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一个人开车上班太浪费了!”十几年的汽车从业经验培养了他较强的商业嗅觉能力,他隐隐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当初进京时的豪壮梦想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沉浮后开始萌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