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6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4240篇
劳动科学   213篇
民族学   490篇
人才学   443篇
人口学   389篇
丛书文集   4112篇
理论方法论   1343篇
综合类   8980篇
社会学   3843篇
统计学   108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756篇
  2014年   2043篇
  2013年   1654篇
  2012年   2025篇
  2011年   2344篇
  2010年   2176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1971篇
  2007年   1456篇
  2006年   1136篇
  2005年   1063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城市天际线"通常是指城市特定地点的高楼建筑群与天边相连而构成的整体景观。它为进入城市、身在城市、或在外关注城市的人带来视觉冲击,标示着人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的独特结合。从传播学角度审视这一城市现象,现代城市天际线的出现与摩天大楼的诞生相连,成为近代以来的贯穿实用主义精神象征性传播媒介,它汇聚了多种空间传播语言,延续着人类对于高度及其意义的向往和移情。城市天际线既是一种实物媒介,同时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得以呈现,获得丰富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2.
<正>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和展销等,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部分,并往往融为一体,这样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一头连接生产,一头关系消费,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集中供热行业运行的政府监管需要明确重点环节与内容,围绕完善价格机制、保障市场运行、提高运行质量等核心问题实施科学监管,以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市场健康发育为主要目标,其根本在于确保城市集中供热行业运行有序、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充分彰显其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本文仅就如何让博物馆更好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终身课堂的角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声音     
《青岛画报》2015,(1):5
新机场建成后,将与首都机场构成"一市两场"的发展格局,将共同推动北京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未来将形成沿北京市南中轴布局的新经济增长带,有望实现北中轴经济带与南中轴经济带的全线贯通,并与长安街沿线形成两轴交相呼应,推动北京呈现出大"十"字形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北京新机场  相似文献   
17.
《公关世界》2015,(4):26-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及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少儿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年杨靖宇》的开机仪式,这是我市自1965年建专50年来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少儿电影故事片,这在我市文艺创作和影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能够成为出品方和联合摄制单位,感到十分荣幸,值此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谨代表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关心支持《少年杨靖宇》  相似文献   
18.
芮雄 《城市》2015,(6):73-75
笔者通过对天津大道路侧绿化案例的研究,归纳其绿化方式和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相似形植物构成变化段理念、波浪理念和动视觉理念,认为城市路侧绿化应突出植物自由流畅的林缘线和高低错落的林冠线,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勾画出动态与静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9,(9):77-8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迁移的浪潮越发活跃,跨省市迁移的老年人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迁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村落文化,从熟人社会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生活场域,城乡间生活、文化巨大的差异,使之产生了诸多不适应问题,例如语言沟通的障碍、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交往的困境等。以甘肃省Y村的8位随迁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利用类属分析方法,划分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和角色适应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分析阻碍老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根源,依据萨姆纳"内群体、外群体"理论,探讨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随迁老人子女和社会民众的关注,给予随迁老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进随迁老人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晚年生活的快乐度和幸福度。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