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2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889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从词源学角度 ,分析了英美姓名的各种来源 ,有来自先辈的 ,有来自职业的 ,有来自宗教的 ,有来自外表描写的 ,探索其来龙去脉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的日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结成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其疯狂侵略.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天主教、基督教上层势力,基本上对中国的抗战事业采取一种中立甚至袒护、支持日本侵略的态度.但这不是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全部,广大的爱国教徒激于国家、民族大义,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到神圣的抗战中去.应把广大宗教人士的爱国实际行动与宗教上层的反动指导思想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3.
陈淑容 《科学咨询》2008,(18):40-41
"感恩"是舶来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至今仍然雕刻着"思考"与"感恩"二词."感恩"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西哲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可见,"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感恩图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一种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  相似文献   
94.
圣诞节     
《阅读与作文》2008,(12):16-17
圣诞节是个基督教节日,庆祝耶稣基督诞生。英文“Christmas”一词源于古英语的“Cristesmaesse”,意思是基督的弥撒,或基督的节日。至于频繁使用的圣诞节的简写形式“Xmas”,学者们认为也许是始于13世纪。在希腊语里,“X”是“基督”的首字母,同时“X”也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  相似文献   
95.
《圣经》是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对基督教文化和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从基督教文化语言与《圣经》渊源入手,以《圣经》中较为典型常用的数字、动物、习语或事件为例证进行说明,主要分析了《圣经》与基督教文化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寓意和关系,揭示《圣经》词汇的喻意对基督教文化的习俗、思想生活、人文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进一步探悉《圣经》与基督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6.
自19世纪初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在短短两百年的时间里,韩国由对基督教一无所知,发展为令世人瞩目的世界主要传教国家。而今年初发生在阿富汗的韩国人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对韩国基督教迅猛发展与韩国基督教会多年来步履匆忙的宣教行动的关注。究其原因,这与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7.
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在漫长的渗透过程中,逐渐融入到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是一种多元文化作用的“圆型”复合体,是立足于跨文化语境而形成的。而重感情和幻想的精神生活的基督教文化则对现代中国浪漫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论林语堂与基督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位海内外著名的学者与作家,林语堂一生与基督教有着不解的缘分,他出身基督教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却在成年后信仰发生转变,崇奉人文主义,而又在晚年重新回归基督教.林语堂的这一曲折变化有其独特具体的原因.在他的经历与转变中,孕育着符合人生哲理的主体辩证法.由林语堂的亲身经历而牵涉的关于宗教与人文主义关系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俄罗斯人寻找俄罗斯存在和复兴的精神支柱的过程,表现了基督教与俄罗斯民族有着不解的情结。这一情结使得俄罗斯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矛盾。本文简要介绍俄罗斯民族精神中各种独特的矛盾,然后重点阐述这种矛盾产生的基督教根源,以及这种矛盾的民族精神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乔治.赫伯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玄学派诗圣",其著名宗教诗集《圣殿》于1633年正式出版以来,诗中所体现的赫伯特对上帝堪称典范的虔诚一直以来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赫伯特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也取决于他的艺术技巧。赫伯特具有显著的个性写作特点,《圣经》是赫伯特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