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1813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3952篇
社会学   27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和无标记被动句。它们同样表示被动意义,但是在具体篇章的使用中,功能却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用来延续话题,保持篇章连贯,但信息地位却有些差别,被字句主要用于表达前景信息,而无标记被动句主要用于表达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982.
接受美学的文论突出了审美和艺术的接受这一维度,提出了读者接受论、阅读现象学、审美经验论,对于西方文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它片面地强调了读者接受和消费的一面,忽视了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生产的一面,因而也陷入了片面性之中。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建构起文学话语实践论。  相似文献   
983.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探讨英汉商业广告的翻译方法,对标记理论与商业广告大量的研究和对照,发现二者间有一种内在的天然联系。“标记式”是“无标记式”的变体,“广告语言”是“大众化日常语言”的变体。这两种语言变体均是为表达某种特别含义、特别情感而脱离常规语言的特别语言表达方式。商业广告有其明确的功能和目的——AIDMA。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和目的,商业广告中大量使用“标记式”。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英汉广告中的“有标记式”和“无标记式”,恰如其分的转换绝不能忽视。文章从“词形标记”和“音律标记”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英汉广告中标记转换问题探讨,为确保英汉商业广告翻译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84.
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社会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改变。其影响力度目前尚不得而知,但网络语言对现代语言规范的颠覆、对传统权力话语的消解、对两性沟通情势的改变及对传统传播道德的影响等已初现端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多,我们相信,在迥异于现实世界的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网络语言终将构筑一幅有别于既往的多元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85.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与历史方位。精神纽带是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我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又一重要话语。精神纽带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能够凝心聚力,使得各民族人民精神相依的连接性内涵与机制,为较为抽象的“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历史逻辑、现实基础、文化传承与理性建构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体”:一是家国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交融;二是各族一体,各民族之间紧密交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三是治理一体,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进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与平等互助;四是命运一体,以“两个共同体”为理念,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同时团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精神纽带建设不但可抵御前进过程中的风险挑战,还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与强劲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986.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的二十大聚焦的重要内容,其话语生产囊括了话语概念体系创新、范畴锚定、言说方式于一体的符号化传播。道路演绎的规范性、内容体系的价值性和实现方式的建构性,构成了以话语赋意为核心的概念产出;价值形态锚定的社会主义范畴、中国形态锚定的现代文明范畴、当代形态锚定的中华文明范畴、发展形态锚定的世界范畴,构成了产生语境和重塑语境的范畴对接;而价值性定位的话语语境展开、策略性调适的话语类型聚焦、现实性激活的认知图式昭彰,则构成了“新形态”话语生产的表达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987.
在现代儿童文学中,得益于儿童观的现代革新及对儿童文学分层的理性认知,“死亡”已不再是话语禁忌而成为被接纳的议题。在对死亡“写什么”与“怎么写”的表述中,受制于儿童文学文类的杂糅而衍生出对死亡阐释的可能性及阈限。在历史化动态发展的语境中,儿童文学的死亡书写并不止于生命之殇的疼痛体验,而是同青少年的成长议题有机融合,从而扩充了死亡书写的长度、宽度与深度,这对于儿童文学自我封闭的本质主义起到了理论纠偏作用。同时,以死亡书写延展的生命重量对因幻想而衍生的文化轻逸产生了抵制效应。当然,死亡书写进入儿童文学文本也应是有限度的,如何针对儿童文学分层结构采用对应的叙事策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88.
对于法治中国进行高水平的话语表达,不仅是中国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关涉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法治观念和传统总体淡薄、民间对法治话语表达存在一些误解的情况下,推动法治话语的建设和高水平的表达,能够回应和推动中国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助力民族振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中国法治话语的核心要素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与主导性、体现知变应变求变的革新精神、彰显理念确立与规范完善的进程、体现法律与道德对治理结构的融合、展示法治中国的全球理念与世界担当。为了有效地向国内和国际社会表达包含上述核心要素的中国法治话语,需要强化中国法治话语表达的生动性,凸显表达的受众友好性,注重话语表述的适当态度,尤其是要通过完善法学教育培养表达中国法治话语的人才队伍。法治话语的高水平表达是建构良好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而且有赖于各专业领域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989.
实践概念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学界长期以来对实践概念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和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实践论》为代表的实践理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概念。新时代,同样应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正德、利用、厚生”的文化基底上,把“人民中心”“创新本质”“生态文明”“问题意识”等重要思想与实践概念相结合,进一步充实实践概念内涵,从而重新发掘“人”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实践概念中的主体性含义,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实践概念;同时,也应立足于中国话语,通过反思实践概念的中国化时代化,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规律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90.
话语是语言的互动和文本的生成与延展。从思想内容和话语形式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需要厘清诸多问题:如马克思主义话语为什么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话题如何提出?马克思主义话语如何表达?进而从应对这些问题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出方法论自觉。不同于以往剥削阶级维护特权利益的话题,马克思主义话题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中概括而来,是对实践问题的聚焦性抽象;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不仅是用一般原理解释新问题的表达,而且是话题对接实践问题形成的新思想新理论的表述;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是怎么说、说什么的问题,讲原理、出新话、宣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术语革命”是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或改造原有的概念范畴为新的实践服务,术语标志着理论成熟,术语转为话题标志着术语为大众所接受,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术语革命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