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6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345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295篇
人才学   23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524篇
理论方法论   388篇
综合类   8589篇
社会学   952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822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1090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1086篇
  2007年   876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的聚集点是要构见一个集自然规律与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其发展过程明显地受到儒家化的影响。孔子时开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后经过董仲舒的发扬光大,到清代的公羊学派集其大成。  相似文献   
82.
孔子、孟子、荀子礼的起源观分别是“天道说”、“本心说”、“制欲治乱说”,并由后世不同思想家继承和发扬。他们礼的起源观是各自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但又都未能给礼的起源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83.
语篇理解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角度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过程及其心理机制。首先从命题、推断、局部与整体连贯三个层次上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认知过程 ;然后从认知构件、认知理解模式对认知结构的模拟以及语篇处理过程中的资源限制三个维度论述了语篇理解的心理机制。文章最后指出 ,语篇理解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取决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8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源自语言交际,是高于句子的层面,表示一个整体意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分属两个概念,应该区别对待。语篇对于连贯的依赖似乎更为明显:衔接方式得当但语义不贯通的话语不是合格的语篇,衔接方式不明显但语义贯通的话语是合格的语篇;立足于语篇的基础理论,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衔接与连贯的理性思考,可有效地防止在语篇分析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误。  相似文献   
85.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而老子的“不仁”则一直没有定论 ,郭店战国《老子》竹简本的出土 ,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了。本文通过分析孔、老“仁”与“不仁”的观点的提出 ,阐释他们各自观点的哲学内涵 ,说明他们提出各自观点的背景 ,寻找他们观点的相辅相通之处 ,然后得出孔、老相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
东日本国际大学办学百年来,始终坚持以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学的教育思想为办学的指导原则.在创立阶段,以田边新之助为代表,创建昌平中学,以儒学"修己"精神,制订"17条修为"作为人格培养的办学的教育纲领;在中兴阶段,以田久孝翁和山冈庄八为代表,创建盘城短期大学,继承并发扬德川幕府以来的儒学传统精神,并制订"行义以达其道"的校训,共同致力于二战后的教育振兴;在当前的大发展阶段,以田久孝翁为代表,创建东日本国际大学,继续用儒学"修己"精神进行灵魂教育和人格培养教育,用儒学"经世济民"精神,开创"和平经济学"研究,倡议建立儒学文化圈,以走向全球化.  相似文献   
87.
九三年秋季始,全国各地中学开始统一使用新编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试用本)》,(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形式等方面有何特点和优势呢?本文试就此略作探讨,以期提高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本文说明语言信息的形式有表意作用,阐明语内意义的概念以及翻译语内意义的必要性,并从三方面论证可译的理论依据。结合语内形式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言、文化对应状况,探讨语内意义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9.
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证研究证明,纠正反馈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积极的、正面的作用。此外,研究者们将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分成了明确的纠正反馈语和暗含的纠正反馈语;Lyster和Ranta进一步将教师的课堂纠正反馈语分成了六个类型。研究者们还发现,要使纠正反馈语更有效,教师在使用纠正反馈语时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错误和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纠正反馈语,还要尽量使用为学生提供自我纠错机会的纠正反馈语,且长度要适中。  相似文献   
90.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疆电视台“走出去”工程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尝试,“走出去”工程应该考虑文化认同、语码选择和编码方式等问题,重视新闻节目,讲究传播方法和效果,拓展传播途径,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为推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