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9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36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4,1(4):110-116
在中国同盟会上层 ,政治与权势纷争一直存在 ,并且愈演愈烈 ,导致组织不断分裂。其产生原因既有革命党人在政治理念方面的歧异 ,也有革命经费措置方面的矛盾 ,更有对革命方略的不同追求 ,且与孙中山在革命政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自我中心主义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2.
话语权力的交锋--对白话文运动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代语言哲学所强调的语言本体性出发 ,认为文言话语不仅仅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或言说形式 ,而是古代中国学术道统安身立命的中心。文言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权力话语。因而白话文运动首先争取的就是个体自由言说的权力 ,最终达到一种个人意识的张扬 ,民族精神的觉醒。  相似文献   
73.
谭盾音乐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盾是当代中国“新潮”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深受约翰·凯利等后现代艺术大师的影响,谭盾在作品中十分善于运用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地采用“自然之声”和“无声”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着淳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由于“新潮”,谭盾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音乐家,“谭卞之争”集中反映了争论的焦点所在;谭盾的作品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也是与世界的向前发展一脉相承的,对中国今后音乐创作之路也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4.
问:谁是中国历史和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答:陈芸,清乾隆年间苏州才子沈复的妻子。这是一个今天已为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在五四以前,知识人大都不会反对林语堂的观点。沈复对妻子陈芸爱之弥深,亲撰《浮生六记》来祭奠她,并以此书纪念他们两人间的爱情。俞平伯把该书作为“个性解放”的读本;潘光旦对此则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个人主义的家庭观”会妨碍中国人进入现代竞争社会。林语堂赞叹沈复、陈芸的充满爱的“闲适生活”。他数易其稿,特地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向全世界隆重推出陈芸——“中国历史和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相似文献   
75.
乔伊斯和《尤利西斯》批评在西方经历了一个从破解“天书”到成为批评界关注热点的发展过程。它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读解及辞书类批评、一般批评、版本批评。读解类批评为一般类批评奠定了基础,一般类批评又有一个从表层走向深入的过程,而当代批评则借用了从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不同流派的理论视角;版本批评也是《尤利西斯》批评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76.
关于我国死刑制度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刑的存废之争源于近代资产阶级人文思潮的兴起 ,至今仍绵延不绝。我国的死刑制度从无到有发展至今 ,在立法技术和刑事理念上都有明显进步 ,对死刑的条文规定和罪名界定也日臻严密 ,而严重恶性的刑事犯罪率的日益加剧仍是当今严酷的社会现实。理性地分析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废和完善问题 ,应从政策、甚至是文化传统等背景因素予以反思 ,才能做出新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7.
自18世纪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以来,死刑的存在与否就备受争议,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的生命权能否剥夺,死刑是否符合刑罚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其实,从死刑的边际威慑力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方面对死刑作经济学方面的分析更有利于对死刑的适用得出实证性结论。同时,我们可以将取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相比较分析,以便从动态的角度来论证我国应保留死刑,但应谨慎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78.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梳理了对西方哲学最高概念"存在"一词的不同汉译以及由此导致的争论.批评了对"存在"概念的单纯系词理解.分析了这个概念基本的不可翻译性,并通过简单讨论海德格尔的运思用意,提示了不可被系词化的汉语(此文以"有"为例)及其问题才是后形而上学之思的真正归宿.  相似文献   
80.
张宝明 《学术界》2005,(2):68-78
由<新青年>招惹的"文白之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话题.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也一直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转型与进步的标志予以认可和首肯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由那一缕由"白话文"招惹的现代性思绪带来的偏至,倍感话题的沉重.在我们共享现代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招致的致命"自负"以及其他予以充分的提防.毕竟,现代性的两副面孔潜存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