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21.
有“武林闺秀之冠”之称誉的顾若璞①,是明清之际女性诗风嬗递的重要代表.其诗融合陶柳,开康熙“蕉因诗社”清新雅正之风;诗集中劝夫、教子、悼亡诸作,对清一代女性诗歌均有着先导意义.现就传世的《卧月轩稿》六卷中的诗歌作品,结合女性创作的时代风气与情感个性,在女性诗史发展的视野下考察其成就及地位.  相似文献   
22.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23.
所谓"清代闺秀诗话",是指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而不是指女性撰写的诗话.清代闺秀诗话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文献,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本组笔谈选取了<妇人集>、<名媛诗话>、<袁枚闺秀诗话>、<小黛轩论诗诗>等10种清代闺秀诗话进行探讨,对其作者、内容、价值、版本皆有涉及.  相似文献   
24.
凌云翰,号柘轩,提出并亲自实践"贵真重趣"的诗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对低靡的元末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凌云翰诗歌主张的形成原因极为复杂:一方面源于诗人的天性和师承,另一方面也和元末明初特殊的时局密切相关。凌云翰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得到了同时代诗友如杭州诗群代表诗人张昱、钱惟善等的认可,他们或与柘轩先生诗文唱和,或以实际创作来回应、支持柘轩先生的诗歌主张。凌云翰诗歌主张虽因明初专制统治而受到限制,但它却没有沦为歌功颂德的工具,这具有进步性。总的来看,它对元末明初诗坛是有其独特贡献的,它的价值理应重新得到评价。  相似文献   
25.
该文以清代著名作家袁枚早年别集《双柳轩诗文集》和源自袁枚晚年所编《小仓山房全集》的今人整理本《袁枚全集》的校读为例,指出传统全集所收作品由于时经作者晚年粉饰删改,而大多存在历时性面貌不无缺失之憾,故研究单个古代著名作家创作的历时性问题,应当重视比全集更切近当时实况的作家生前行世的单刻别集。  相似文献   
26.
清代四川学者刘沅的《槐轩全书》,是传统文化中罕见之博通儒释道三家精要并具完整学术体系的珍贵文献,而刘沅可谓历代学者中以至善、纯一和天人合一等哲学范畴来阐扬儒释道三家本原尤其儒家元典精神的“大儒”。他毕生所追求的,便是通过存心养性以达至善、纯一和天人合一的至高人生境界。他的学说,即令对于今人来说,也是极富学术价值尤其文化思想价值的。  相似文献   
27.
28.
《青丘子歌》是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着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对于了解其思想发展也颇为关键。关于这首诗的作年,多数研究者认为,作于至正十八或二十年;而本文认为,作于洪武三年辞官归田之后.  相似文献   
29.
在纷繁的世事、芜杂的人事里,我的心一度沉浸在“往事如烟俱忘缺”的感觉中。但是,当漫步在黄昏的湖边,望着天边一抹淡淡的余晖,记忆长河中泛舟而来的居然是那些曾经教导过我老师们。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如陈年老酒,散发着醉人的醇厚芳香,滋养着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30.
依据文献资料和审美经验,从考证日本二玄社<黄庭坚>一书所载赝品<此君轩诗卷>入手,理清长期以来围绕<此君轩诗>及其书作存在的认识混乱现象,论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宋拓<此君轩诗卷>的真实性,对研究和鉴定山谷书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