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刘仲 《阴山学刊》2013,(2):63-65
辽初中书令是在契丹建国前后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从唐朝职官体系中引入辽朝南面官系统的。其设置具有特殊的历史条件及必要性。这决定了它在此段时期内发挥职能的必然性。在辽初确立的"因俗而治"治国方针下,中书令更难逃贯彻国策之重任。然而,目前辽史研究者们较多认为中书令仅为"虚衔",甚至否定其隶属机构——中书省职能的存在。对此,也有少数研究者持不同观点,但辽史研究界还没有对这些反对意见进行驳斥。因此,对此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金陵瞭望》2009,(11):45-4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海外归来的学子回国发展.可以说是机会多多。可是,作为出国多年的现南京博兰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孙巨禄,为何选择落户玄武.落户徐庄?他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43.
在百年来的历史学、法律史学的著作中,周代的司寇多被解释为法官或司法官.这种解释的基本依据是《周礼》.以金文为据研究先秦史的学者部分地否定了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周礼》的有关记载不符合西周时期的实际情况.西周时期的司寇的主要职司是防止盗贼,维持治安,而非专职审判.在那个时期,刑讯狱讼诸事也无专官管理.但这些学者在对缺少金文支持的时段内的司寇的职司的判断上却又回到《周礼》的记载上来,确信《周礼》的有关记载以春秋时期的司寇为制度原型.本文作者认为,不仅西周时期的司寇不是法官,春秋时期的司寇也不是法官.先秦文献所载春秋司寇都是治安官,他们担当的都是治安警察的角色,其工作主要表现为以直接的行政力量"击"盗贼等,或者执行来自其他机关的惩罚犯罪的命令.司寇不是治安兼审判的机关,也不是战国及其以后的法官的前身.不管是用司法与行政职能分化的观点,还是用国家职能进化的眼光,都不能得出春秋时期的司寇是法官的结论,不能给《周礼》所载司寇机关来自春秋制度的判断以肯定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44.
选择"法"人作为"法"国家切入点,主要缘于法律尚未树立起极大权威。"法"人的着力点是依法治官和依法助民。依法治官的有效途径是:依法治权;规范为官者的社会失范行为;法律监督法治化。依法助民的途径是:以法律的方法规范民众的权利和利益;严格执法,取信于民,增强民众对法律的亲合力和依赖性;大力弘扬法的时代精神,进一步繁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45.
骗官与跑官、耍官、买官相比,手段较为隐蔽,不易觉察,也更为卑鄙。因此,其危害尤烈于前者。但是,无论骗术如何高明,终归还是能够识破的。归纳起来,“骗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6.
一文化由经济所承载,经济由文化来界定和促动,两者相生共长,互为条件,相向制约。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作为对人生和社会基本关系的意识形态,是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凝结和概括,是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矛盾、经济规律、经济发展秩序的探讨和论证而形成的经济思想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通过它对人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的制约而制约人的政治与经济活动。文化对经济活动的支配不仅表现在个体人的价值观、道德上,而且表现在思想对社会总体的经济制度、法律、政策及管理、调整…  相似文献   
47.
不善于打破沉默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于破冰,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发生了一些被群众称为暴力腐败的“谋官害命”案件,人们在震惊、激愤、痛心之余,不禁要问:当官真的有这么大的诱惑?  相似文献   
49.
《领导文萃》2014,(11):37-37
<正>2013年的中国法治记忆,归结到一点,依然围绕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首先就必须用法治化的思维来反省和重建权力运转、制衡的国家模式。如果说以前的畸形维稳思路让国家治理陷入了被动,那么对依法治国中"治"的理解就需要有全盘翻新,实现从"治民"到"治官"的转变。最好的治理不是治理百姓,而是治理官吏,治理官吏的核心便在于限政一项——对权力实现有效、  相似文献   
50.
晚清民间法观念初探——以《点石斋画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点石斋画报>中选取了几个案例,对照清朝法律,探讨晚清民间法观念.初步认为,民间法观念与官方法观念差异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