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7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管理学   2296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332篇
人才学   325篇
人口学   107篇
丛书文集   3003篇
理论方法论   1155篇
综合类   8161篇
社会学   1235篇
统计学   472篇
  2024年   625篇
  2023年   1899篇
  2022年   1100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836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重理工、轻人文 ,重职业选择、轻素质教育到以文化素质为切入点的全面素质教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今天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者正在热烈地讨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这是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切入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也符合在新时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但是 ,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 ,教育相对滞后 ,所以必须充分认识这种融合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当前 ,努力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消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历史上形成的壁垒观念 ,必将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2.
本文着重评述了济慈书信中体现的美学思考。这种思考贯穿着“美”与“真”的深刻矛盾,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从“以美为真”到“以真为美”的转变过程,并包含了关于主体人格发展进程、关于“不如人意的因素”的处理、关于艺术家性格和关于审美心理特征等思想。济慈的美学追求是对浪漫主义内在矛盾的探索,具有值得重视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93.
开发体验经济创造竞争优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4.
经过半个多世纪广告设计的探索、发展以及国际广告设计对国内的影响 ,“以人为中心、增强艺术感染力、立足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已成为目前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 ,并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展示于世界广告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95.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R&D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R&D绩效水平的评价对促进区域R&D活动的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因子分析方法对于大量数据的抽象分析有较好的效果,适合R&D活动评价的特点,它在评价过程中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而进行客观的评价,文章最后根据结果数据分析得出了我国创新效率有待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读者·作品·召唤结构--关于多维文学接受的一种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四要素中,“读者”是最后一个进入研究领域的。注重读者创造性的文学接受过程事实上涉及到接受主体的一切方面,并通过作品的阅读评价曲折地反映出来。受伊瑟尔认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式的存在启发,我们提出读者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召唤结构”,并主要通过心理学和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为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做出一个尽可能清晰的理论描述,使文学解释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立足点,进而对读者的接受心态起到一个预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设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工科院校的设计教育已成为我国设计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其设计教育体系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如何充分利用工科院校优势出发,尝试着建立融合型教育模式,将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社会交流、资源利用等优势有机融合在设计艺术教学之中,并通过融合来突出与发挥工科院校设计专业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98.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民国初年,在蔡元培和他的同事们领导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制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力图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改变价值取向的单一.这一切不仅在指导思想和学校制度层面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而且在实践层面有力地促进了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发展,使清末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初步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9.
垂直性研究与开发合作联盟的博弈模型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改了Banerjee和Lin (2 0 0 1)提出的博弈模型 ,在考虑了组成研究与开发 (R&D)成本因素的条件下 ,重新考察了产业内形成垂直的R&D合作联盟的动机 ,得出上游 (或下游 )企业的利润与下游企业的数目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关系 ,根据CassimanBrano (2 0 0 0 )的研究结论 ,认为应该对产业中的基础研究工作给予R&D补贴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基于第二类Chbyshev多项式Un(x) =sin(n + 1)θsinθ 之零点为插值节点的Gr櫣nwald算子 ,并得到加权L1逼近的收敛阶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