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也日益被重视。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中,最为棘手的是如何解决就业转移中的结构失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上对其予以高度关注,从理论研讨中寻求相关对策,以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2.
论"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金砖四国"的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作用发生很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提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升有降.就业结构方面,"金砖四国"的差异更加明显,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并非一致,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53.
刘彬 《决策探索》2009,(12):43-44
在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工业化进程,但工业化快速推进中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协调,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问题。  相似文献   
54.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面临拐点。从就业角度展开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分析可以看到,在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注定牵动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供给的多元条件下,社会对高技能职业型人力资本的需求.是现有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的。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亟待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制度创新,开辟新的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从一般劳动力要素供给,向高端的知识技能型的职业劳动力要素配置转变。尽快实施国家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制度,建立新的高端化高职教育体系,应当成为提升结构性就业水平的一个可行的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55.
通过实证检验中国二元就业结构对服务业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影响,发现中国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服务劳动要素流动的引致需求弹性系数分别是显著性为正、显著性为负和相对显著为负;但考虑到各产业的国有单位就业比重时,上述服务劳动要素流动的引致需求弹性系数显著性为负,并且这种二元就业体制对三次产业发展引致服务劳动要素流动的影响在国有单位就业比重越大的产业越明显。因此,改变目前的这种二元就业体制是促进中国服务业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服务业吸纳就业效率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18个行业2003~2010年的增加值及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后认为: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行业集中度相对高且非常稳定,其就业结构与行业的增加值结构存在较密切的关联。从提高行业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两个行业具有一定的就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制造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57.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均衡程度。"金砖四国"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尤其是中国和印度,都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从顺序结构和偏离度计算结果来看,四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中国和印度更为明显。四国结构性矛盾的程度不尽相同,应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破局之策。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应该在三次产业间和产业内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8.
经济危机下日本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迅速陷入了大萧条。起初被专家认为受影响较小的日本经济也遭受了重大打击。日本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临诸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就业结构在经济急速恶化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的诸多问题对不同社会集团的影响不同。一般而言,当经济增长时,大多数社会集团都会从中受益;而当经济面临危机时,不同社会集团之间会出现差别,问题集中出现在特定的社会集团中。  相似文献   
5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0.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森 《西北人口》2012,33(2):53-56,6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测算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计算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研究发现,重庆市第一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产值增长的同时并未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反而对本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和三产业对促进就业量的增长均具有积极作用,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大于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