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412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1408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2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刻画量化结构及其推理的汉语部分语句系统 ,其价值如下 :(1)运用广义量词理论的方法分析汉语量化结构的各种特征 ;(2 )扩大自然语言部分语句系统的功能 ,不仅从句法上可以生成由汉语量化句表述的包括对当关系和三段论在内的推理 ,还能够从语义上解释这些推理句的逻辑有效性 ;(3 )在自然语言部分语句系统内生成并解释推理 ,这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推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2.
钱进 《经营与管理》2007,(11):68-69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根据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实质、结果等,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经验,对具体会计事项作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广义的会计职业判断包括管理人员职业判断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行为,判断的结论不仅依赖于判断人员的专业能力,更依赖于管理层的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133.
零膨胀模型在非寿险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昕  尹占华  郭念国 《统计教育》2009,(4):31-33,42
分类费率厘定中最常使用的模型之一是泊松回归模型,但当损失次数数据存在零膨胀特征时,通常会采用零膨胀模型来解决。本文讨论一些零膨胀模型在非寿险中的应用,并通过对一组汽车保险损失数据的拟合,发现零膨胀模型可以有效改善对实际损失数据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4.
证明了套代数上的任意范数连续的线性映射如果对任意的A和幂等元E,F满足δ(EAF)=δ(EA)F+φ(E)δ(AF)-(E)δ(A)F,则δ是一个广义导子.并由此定理得到了一个映射成为广义φ-导子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5.
文章论述了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的重大意义 ,指出当前形势下正是民间投资的最佳时机。但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从政策到具体操作还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根据现实情况指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6.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社会关系生产”是人类一种基本的“生产形式”。社会关系生产形式(形态)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社会工程既是现代“社会关系生产”的典型形态.又是人类把握现代社会世界的重要方式。这种把握方式的本质就是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主要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广义积分的关系。通过列举大量的例子分别讨论了广义积分与函数的单调性联系的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8.
刘明贤 《江淮论坛》2001,1(5):71-74
近代意义上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权利论、社会契约论是格老秀斯首先提出并作了阐发的 ,曾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发生过很大影响 ,然而我国学术界却鲜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格老秀斯的自然法论、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的思想 ,论证了格老秀斯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9.
武晟在《理论前沿》2006年第12期撰文指出,从理论和现实上讲,和谐社会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全人类的进步,绝大多数人所追求和希望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形态。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经过多次量变、质变以及质量互变之后可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和形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从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状态或形态出发,立足于现实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政党的利益,着眼于解决现存各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社会问题,从而达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之后所处的更加完善、稳定的一种社会状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经过量变和部分质变就有可能达到的一种社会状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广义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一个个台阶、阶段或过程;广义的和谐社会是必须经过若干次的狭义的和谐社会的实现而最终实现;广义的和谐社会不断地吸收和包容着每一个实现了的狭义的和谐社会的积极成果,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和更新着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内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有关狭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和微观的现实要求,也包含着广义和谐社会的宏观和长远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40.
王子复仇的故事在莎士比亚与萨特的笔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他们将自我对世界的理解、认识加诸自己的主人公身上,使之形成对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姆雷特与俄瑞斯忒斯从复仇计划的形成、复仇过程以及复仇的后果几个方面,来阐释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与存在主义者的萨特在美学见解、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其结局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达到对这两位艺术大师的独特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