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31.
西周时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是一篇涉法铭文,其中涉及到的犯罪是诬告罪。本文在对铭文进行集释和翻译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次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这有助于了解西周时期的法律情况。  相似文献   
32.
齐国金文从字体、书风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期为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早、中段,二期为春秋中期晚段至战国早期,三期为战国中晚期。  相似文献   
33.
以甲乙等日干作为庙号的习俗始于夏代,盛行于商代,至西周而逐渐为文武成康之类的谥法所取代。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则证明,西周初期,吴、齐、燕等封国与周王室一样保留了日名,直到西周早期后段才逐渐完成了由日名过渡到谥法。  相似文献   
34.
<作册艺鬲>铭文之书法特点可证为西周晚期,时代约当厉、宣时期.作册职官于西周晚期非但未曾"消失",而且权力尚重.此铭反映出西周晚期礼崩乐坏的某些情况.  相似文献   
35.
西周穆王时期的穆公簋盖,因其铭文中个别字词的误释误解,导致盖铭所记事件性质不明。本文释铭文首句的地名为见于殷墟甲骨文记载的一个著名田猎地;又结合对铭文"商师"、"周"两地的考证,并与商代铜器宰甫卣铭文相关史实进行比较,判定穆公簋盖铭所记的乃是周穆王时期的一次大蒐活动,从而为研究西周时代大蒐礼和周穆王游行之事发掘了一份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西周重器史墙盘铭文中三处争议较多的字句进行考释,可知:(1)“髟伐尸(夷)童”中的“髟伐”应读为“剽伐”或“摽伐”,为近义连文,与西周金文的“敦伐”、“撲伐”、“搏伐”等同例;(2)“〖XC01陈斯鹏-1.bmp;E+3.598mm。3.463mm,JZ〗尹〖XC01陈斯鹏-2.bmp;E+3.778mm。3.471mm,JZ〗彊”应读为“万尹亿疆”,“万尹”言各类职务长官之多,“亿疆”言国土疆域之广;(3)“岁〖XC01陈斯鹏-3.bmp;E+3.688mm。3.418mm,JZ〗隹(唯)辟”的“辟”从用字习惯看不宜作开辟解,而应训作“治”、“理”、“法”。  相似文献   
37.
《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是一部记录越南北部民族生活史的拓片总集,它的原始材料均为散落在庙宇、村社、神祠等附近的碑铭。它以碑为载体,用汉喃这种越南特殊的文字书写越南北部民族的生活风情,时间跨度从明末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从道德、制度、风俗、宗教等四个方面对《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中的汉文化影响进行了释例,爬梳出越南河内以北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8.
两周军事铭文中的同义动词,有些是从殷商甲骨卜辞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有一部分是两周时期新产生的,这使得该系统呈现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面貌:同义动词的来源千差万别,其抽象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是在词义发展引申的过程中,在某一个语义枝上相同或者相近,有些同义词概念意义反映的是同一个动作行为的不同阶段或者属于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造词时的深层语义差异、词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变化二者对同义词的发展、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同义词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39.
(妾子)(次虫)壶铭文系战国中山王储 为其去世不久的先王罾作的一篇悼词,经十数位古文字学者艰苦努力,这篇铭文的意思已基本明确,但见仁见智处仍然不少,不识之字、未解之义依旧存在。本文将散见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书刊上的诸家相关释读意见汇为一集,并以按语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新释“百每”为“博谋”、“竹周”为“笃 ”、“詻”为“龈腭”、“氏民”为“諞民”等。侧重揭示铭文与传世文献在遣词造句上的联系,通过对读不难发现,这支在中原地区建立中山国的白狄族当时已深深认同并接受华夏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40.
《遂公■》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青铜器,内有长篇铭文,记载了禹治理水土的事情。铭文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多与《易传》有关,例如中与四方、君王与父母、礼与美、心性与道德,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