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理想人格对于解读张之洞这样一位身处时代大变局中的历史人物来说是个重要的问题,而借助张之洞那些抒发真性情、真怀抱的诗歌来钩稽其理想人格乃较为可靠的门径。张之洞的诗歌中有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自抒怀抱,有对陶侃、杜甫、苏东坡等先贤的仰慕,也有对胡林翼、彭玉麟等今世英才的赞美,这些诗作互为补充、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了他集忠义仁爱的儒者、扶危定倾的豪杰、旷达睿智的名士于一身的理想人格的范型。  相似文献   
102.
自从洋务教育开设了"西文"、"西艺"课程之后,就打破了以"四书""五经"一统天下的传统课程格局,但是西学课程尚没有制度化、系统化.经过吴汝纶、张之洞等有识之士的努力,1904年颁行了<癸卯学制>,对西方课程的引进开始制度化.文章通过对学制的奠基人吴汝纶、张之洞二人的课程观进行比较,进而反观中国近代课程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3.
张之洞是晚清儒家道统复兴阶段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仁礼兼重的道观、“中体西用”的功用观构成其道统思想.其“中体西用”功用观秉承龚、魏、曾诸公“经世致用”的精髓,以其首创的现代意义而居现代儒家道统论开基立业之功,并以此成为“返本开新”说之滥觞.张之洞“中体西用”功用观的形成经历了从传统儒家的修齐治平、“经世致用”到现代儒家“中体西用”的转变,而推动此进程的决定性物质力量是洋务事功.督晋期间与李提摩太的交往,启动了张之洞对“洋务”的接触、认识,而后在广东、湖北的成功洋务实践,更直接促成了其功用观的转变,并进而实现了其儒家道统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张之洞“中体西用”功用观定立了儒家道统论现代功用观即新外王说的基调,从而使其道统思想在晚清道统复兴阶段起到了理论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张之洞在主政湖北的18年间,为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一直紧抓“出版”为改造湖北制造舆论.一方面他创办并支持湖北地方出版,在湖北主持刊刻史志、编译西书、创办报刊并扩充出版机构,为湖北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他又限制湖北民间革命期刊发展,始终把“出版”当作“正学”的工具,致使晚清湖北出版一直为官方把持.还原这一阶段湖北出版业的状况,认识张之洞出版意识的来源,进而理解张之洞出版思想的核心,对于清末出版史、思想史研究以及张之洞研究、湖北地方文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曾国藩与张之洞为晚清诗坛中两位颇有声名的名臣显要,他俩有着相同的诗学好尚,宗宋而不废唐。曾国藩学诗取径杜、韩、苏、黄,并上溯汉魏六朝,特意编选《十八家诗钞》以示其诗学旨趣。张之洞标举"宋意入唐格",调适唐宋,将宋诗之议论、藻采与唐诗之情韵、骨力浑成统一,但对六朝文学深恶痛绝。两人对"宋诗运动"的形成均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两人在晚清多元化的诗坛格局中,以其地位之显、影响之广、号召力之强而独标笤颖。  相似文献   
106.
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影响深远,张之洞等人选择日本模式为蓝本,使中国教育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而自由、民主、人权、科学等西方思想亦随之涌入中国.通过分析中日教育革新的一些内容和特点,可以洞悉这一选择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张之洞由翰林精英而为封疆大吏,直至丁未政潮后入参军机、任体仁阁大学士,在汉族官僚中,可谓位极人臣,对于清王朝理应忠心耿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本文以日本外交史料馆藏《在本邦清国留学生杂纂》专题档案为线索,揭示张之洞自光绪二十六年始,对有反满革命思想的留日学生态度多变。并以吴禄贞事件为例,揭出张之洞在自立军起义期间,通过驻武汉领事,秘密要求日本政府,对吴禄贞等人予以严惩;可是,当他们学成归国之后,又对这些留日学生网开一面,同情拔擢,以至于使武汉地区人才辈出,藏龙卧虎,成了革命势力的温床。本文还分析了张之洞这些行动的思想根源以及不同阶段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根据国家第一档案馆馆藏大隈重信致其时四川总督赵尔巽的一封未刊函件引发思考。一方面,由此函件探讨了中、日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样态;另一方面,也藉此思考了在近代中日关系中民族主义存在的多重性格。  相似文献   
109.
在近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严峻的社会现实,引起中国传统士大夫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今新旧中西的历史交汇点上,张之洞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强烈的自信。在他看来,以三纲五常和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值得发扬的优秀文化;同时,他也不排斥西方文化,认为在坚持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也是可行的,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有益补充。张之洞的这种中国文化自信论建立在他独特的儒学修养和长期的地方宦海经历上,是他个人特殊的经历、对中国文化深厚的情感在特定历史背景的一种文化写照和诉求,也是对古今新旧中西文化矛盾的一种积极回应。张之洞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碰撞,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试图寻找一条会通中西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解决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与困境。我们在评价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时,不应对它进行简单的否定和肯定,而是要走进当时的历史情景中进行同情与理解式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0.
清朝末年,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筹建铁路干线方面的策略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在粤汉铁路筹建之初,盛宣怀倡导的"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成为官方主流意见。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深知清廷民心基础已趋坍塌的张之洞则力主"干线商办,安抚民意"之策,甚至在其遗折中叮嘱慎行"借款筑路"之策。由于强行推进"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