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兴豪 《社科纵横》2012,(10):117-118,131
《时务报》后期言论集矢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大力倡导民权之说,与张之洞的政治立场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根本冲突;同时张之洞也意识到《时务报》的言论足以影响到他本人的地位并有可能授人于柄,为了自保,便加强对《时务报》的干预,欲与维新派划清界线,矛盾不断地加深,并最终走向分裂。  相似文献   
72.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最阴损的贬彼扬己。官场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中国传统观念里,  相似文献   
73.
张鸣 《当代老年》2009,(1):10-11
曾国藩曾评价李鸿章为官有道。其实,跟张之洞比起来,李鸿章在做官上还差那么一点。李鸿章一辈子拼命做官,却背了多少年的“汉奸”骂名,到今天也洗不清,可是张之洞就不然,这种事,从来都没沾过。  相似文献   
74.
《领导文萃》2010,(5):142-142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的那一天起.湖北就走向了近代化发展的历程。二十年的“湖北新政”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在全国的成功。毛泽东在讲到中国的重工业时,曾特别提到,“不能忘记张之洞”。  相似文献   
7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之洞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伴随着历史学研究理论的变革,学术界对张之洞的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张之洞与‘中体西用’论"、"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张之洞与晚清政治"等三个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张之洞研究予以叙述和评论。以期这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6.
张之洞是清季名臣重儒,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发展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积极主张出国留学,尤其主张留学日本,并身体力行,大批派遣留学生,为留学立法,制定了奖励和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王维江 《社会科学》2008,(1):143-154
知人论世,要评价后来的张之洞,应该先了解"清流"张之洞."清流"时期张之洞的交友方式和政治行为,已经表露出他的志向,在于官场速化,而不是其他.他不具备一个划时代人物所应有的人品和理想主义精神.这样的人品和政治抱负,决定了他是旧体制的维护者,而不是新时代的开辟者.  相似文献   
78.
在晚清的封建高级官僚中,张之洞是比较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的人。他在对待外国侵略这个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态度是比较坚决的,是爱国的。我们不应因他曾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策划“东南互保”而否定他在一些涉外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和爱国热忱。  相似文献   
79.
简要回顾了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与沙俄重定“崇约”的过程中,张之洞的言论,并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了张之洞在维护国家民族权益中所起的作用,明晰维护祖国主权尊严是近代中国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80.
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的 1 8年 (1 889- 1 90 7)中 ,为着兴修铁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组训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 ,曾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其引进国外人才的指导思想是权操自我 ,为我所用 ,并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空前规模的外才引进是张之洞湖广任内成就举世瞩目的近代化事业的重要支撑 ,其客观效果是好的 ,应当充分肯定 ,其缺憾是在大量引进国外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 ,未能相应地引进管理人才 ,借以学习和逐步建立起与大机器生产相适应的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这是张之洞所办工业企业大都效益不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