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35篇
社会学   1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上海市日前召开了首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并推出着力加强三个渠道、建设三支队伍、完善三项机制的思路与举措。加强三个渠道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渠道。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教育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2.
《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 ,但目前高校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便是未能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未能对教师做德育工作给予“质”和“量”的要求 ,未能造成全体教师自觉做德育工作的环境。应该清楚 ,高校德育工作只靠少数学生工作专职干部来做 ,是很难达到德育目标的。  相似文献   
34.
学分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的实施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从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班级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了适应学分制的特点 ,从转变教育观念、拓宽德育工作空间、重视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主渠道、发挥网络和报刊的德育功能、实施“全员育人”、指导和管理社团活动七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网络革命被称为21世纪人类生活的太阳.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现代大学校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与追求,但是校园网络给大学生带来超信息量、高科技、现代感的同时,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兴利除弊,依法治"网”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6.
37.
知识经济对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已经或即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论文就这一问题作出了理性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8.
一、德育面临的挑战(一 )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种传媒的出现 ,使原先的“大学围墙”开始倒塌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 ,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人们在享受经济迅速发展和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 ,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使得原来的一元化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以及多元信息的相互冲突 ,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出现多元化以及道德判断标准的模糊化等现象。从早些年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关于张华救老农的价值讨论问题 ,直到现在出现的大学生傍大款、外出经商…  相似文献   
39.
高校网络德育及其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脑网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当前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既表现在心理上,也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必须从高校网络德育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面构建起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形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又受到“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人主义”的浮躁气氛的社会大潮的影响。面对着这些不断发展的充满好奇、敏感、浮躁、任性的个体(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是在“哄、捧、爱”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的),我们德育工作者如果还是单纯地依靠一张嘴来打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