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3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管理学   1848篇
劳动科学   70篇
民族学   518篇
人才学   366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7156篇
理论方法论   1113篇
综合类   13837篇
社会学   1451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1546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782篇
  2010年   1665篇
  2009年   1664篇
  2008年   2661篇
  2007年   1978篇
  2006年   1334篇
  2005年   1409篇
  2004年   1114篇
  2003年   1026篇
  2002年   899篇
  2001年   783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劳模是一种中国文化现象。劳模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根基,提供了精神力量。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表征和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时代表达,劳模文化亦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价值,为无产阶级获得劳动解放积累实践经验,表征社会主义劳动方式发展进入新阶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发展道路的指引。在当前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愈加稳健、劳动与劳动者地位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深入阐释劳模文化的世界历史价值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劳动精神、推动无产阶级劳动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自媒体语境下,公众的批判性、非理性以及话语失控等新的公共话语范式,给政府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及有效的舆情引导带来诸多噪音干扰。作为政府信息最外显、最关键的传播载体,政府话语所体现的噪音干扰主要表现为信息显性的话语符号冗余与隐性的传播意义阻塞。因此,各级政府要增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效果,一方面,要树立话语责任,提升官民良性沟通关系认知,有意识控制政府话语的冗余传递,避免突发情境下政府信息传播的误读损耗;另一方面,要善于构建官民话语共通的意义空间,不断扩大官民信息交流的话语公约数,重视政府信息传播中的"共情",进而提升政府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话语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3.
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一种具有周期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徘徊于全球各地,给国家治理带来巨大纷扰。然而,民粹主义并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某些人心血来潮发明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受多重因素影响而衍生出来的,其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发机制——"民"、"粹"、"民粹关系"以及"网络"基本上构成了当代中国网络时代民粹主义的生发土壤与生成背景。  相似文献   
24.
蒋立业 《城市观察》2015,(4):172-178
田子坊作为一个城市空间,它的再生与开发实际上不过是空间的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创造出的文化意义,符合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符号逻辑。因而,在经历了空间意义转化为符号消费对象之后它完成了商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神经末梢,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终端"推动者和实践者。现阶段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兴组织不断涌现与党组织作用削弱的不适应,"权力和资源缺失"与服务刚性增强的不适应,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与群众政治参与欠充分的不适应,群众诉求多样化与满足渠道单一的不适应,部分党员党性不强、意识淡化与始终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莱西会议精神"指导下,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上高度认识是前提,加强支部建设是核心,坚持法治、完善村民自治是重点,紧扣服务、创新制度是关键,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是保障。  相似文献   
26.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观,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文明的思维方法,以反思的态度、批判的基调、开拓的立意阐释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在改革制度、社会管理、教育民众等操作层面上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为了实现建设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这是关系到整个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围绕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相关探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培育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不断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充分发挥重点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工作开展的质量,推动该项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8.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顺应新时代需要而被提出的发展理念,对其加以理论阐释亟需进一步揭示蕴含其中的复合选择观——即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不是"单一选择"经济发展或者生态保护,而是"复合选择"基于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两山论"实践、供给侧改革、长江经济带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复合选择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恪守、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凝炼、对环境正义理念的遵循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融贯。基于此,建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复合选择观的引领下,通过生态法律体系的更新、政策的因地制宜、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配套措施的细化完善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创新,从而为探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进路再谱新华章。  相似文献   
29.
生命本身是一个随机事件,并不具有高尚的意义。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可通过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感。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使脑内奖赏系统获得刺激,就会带来生命具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人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生存的欲望是一切生物体最具特征的属性,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这种欲望。自杀主要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它并非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抗精神病治疗和适当的社会交往可以预防自杀。由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大脑,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去适应各自大脑的特征。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对他人造成过多的伤害,政府就应该允许和保护人们自由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30.
浅谈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进党章,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大战略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