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1510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928篇
人才学   57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659篇
理论方法论   791篇
综合类   10842篇
社会学   1966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498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457篇
  2011年   1506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464篇
  2008年   1530篇
  2007年   1139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550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人人合唱"从而使"音乐属于每一人",已是得到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普及音乐的教育理论.合唱艺术能在音乐教育中有如此重要作用与影响力,是由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与包容性所决定的.所谓"独特性"是指合唱艺术在文化和音乐知识上的综合性;所谓"包容性"是指合唱艺术较之其它音乐艺术门类对参与者宽容的开放性.由于经济、历史等原因,我国目前音乐普及率还很低,推广合唱艺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还应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人人合唱"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992.
李渔剧论的观众立场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为李渔戏剧理论的中心是观众 ,围绕观众来探讨剧本的创作、演出、戏剧的功能及其发展等是李渔剧论的最大特色。文章指出 :李渔从观众立场出发提出了“机趣”的戏剧功能观 ,并揭示了观众对戏剧艺术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993.
《傻儿师长》是川渝方言剧的重要代表作品 ,它不但为导演束一德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而且是方言剧明星刘德益的成名之作 ,它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对川渝方言剧的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正>不要小看小冲突,从小冲突中可以看出管理中的大问题;从小冲突中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瓶颈。余凯成主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中有这样一则小案例: 一个机床操作工人把大量的机油洒在他机床周围的地面上。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掉的机油清扫干净,操作工拒绝执行,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一名服务工来清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因为这种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勉强同意,但是干完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  相似文献   
995.
打仗,要注意集中优势兵力。同理,做领导工作,也应注意形成自己的优势。一般来说,领导者要形成自己的工作优势,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96.
梁启超以"趣味主义"作为他的信仰、人生动力.他的"趣味主义"以情感为本位,是主体性、创造性与自由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这种人生观是梁启超历经人生坎坷而不颓唐的重要的精神力量.梁启超提倡情感教育、趣味教育,即美育,这种学说是他济世情怀的突出体现,也是他所探索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998.
文学真实的范畴厘定和价值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创作和欣赏实践中 ,“真实”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但又偏颇最多的文学价值尺度。“真实”的概念范畴 ,可以从三个角度厘定 :( 1)真实是创造的产物 ;( 2 )真实的创造建基于人类求真向善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上 ;( 3)真实以文学形象方式具体存在。与真实的主观色彩相反 ,真实的价值奥妙在于它在深层对创作规律的契合 ,以及对生活客体的尊重。因此 ,真实成为文学自然态度、人文精神和作家人格的体现 ,说到底 ,成为文学的胆识、气度和一种可贵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999.
儒释道思想因素与苏轼人生艺术的关系,表现在学习和应物两个方面。苏轼对儒释道三家的学习,一方面是自觉的广博的学习和吸取,既沉潜深入而具体落到实处,又虚怀客观不以先入之见阻止自己学习;另一方面是在学习中将三家精神根本性的主张“打通”,以他特有的熔铸才能,构造成了一个周密的思想结构。他对三教思想在学习基础上的融会,不是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而是“遇物而应,施则无穷”的“应物”。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意在探讨伍蠡甫先生的绘画艺术以及西方美学、中国画论对其画风的影响。伍先生的绘画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这是他认真学习传统技法,研究中国画论,打基础的时期,其画偏重传统风格。第二时期自40年代初至"文革"时期,其绘画及绘画理论偏重于革新一路。他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画论,东西方民族审美差异作比较,欲寻找拯救古老中国山水画的良方而倡导将现代事物搬进山水画。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他对前一时期的绘画作了反思。追求线条的拙朴简古,意境的静穆幽深之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