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满妹 《中外书摘》2006,(2):4-10
最后的故乡之行 父亲的沉默是从辞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62.
1978年之恋     
王陆 《中外书摘》2006,(3):56-57
1978年,我十八岁,考到辽宁师范学院(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入学那天,下小雪,我戴着小瓜皮解放帽,想找中文系的楼。我看到有一个包着破头巾的妇女在我前面走,我就先喊她一声阿姨,问她知不知道中文系的楼怎么走。她说她也在找中文系,她也是新生。我俩就一块儿签字报到,一块儿走进教室。我俩同班,我俩差十四岁。后来我一直叫她孟大姐。她是班里最大的,是一个母亲,我是班里最小的,是一个中学生。在我俩中间的同学是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下乡知青最多,工人其次,还有卖水果的、修理自行车的和军人。我们的第一堂课是英语,一个刚从俄语系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了我们八个字母,从A到H。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字母旁边标上汉字,跟老师很努力地读。课间休息的时候,很多男同学都聚在一起卷旱烟抽,走廊和教室里是乌烟瘴气,满耳粗话和尖锐的话。在宿舍也是一样。那时我很愿意挤在他们堆里,听他们讲。在他们中间,我什么都不如他们。记得教我们鲁迅课的张老师开玩笑说:这里哪像大学?这里就像工农革命讲习所。那时我们都渴望了解文明的东西,伟大的文学是一个,自由的思想是另一个。我非常幸运,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能和这些比我年长的比我有思想的青年们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1978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坐在大学课堂里。  相似文献   
63.
王静 《老年人》2005,(9):19-19
1938年我9岁,跟父母住在长沙市南门口修文街楚善堂附近。那时,日本鬼子已经侵占武汉,长沙经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人们每天都惶恐不安。这年8月的一天,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说楚善堂里放有汽油,日本鬼子的飞机要来轰炸了。我的父母焦虑不安生怕大祸临头。第二天,不等天亮,父母就带  相似文献   
64.
陈辽 《江海纵横》2005,(1):43-44
在新闻界,杂文界,几乎无人不知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有个真枪实弹的杂文家李升平。报道李升平事迹的新闻和文章甚多,但是,惟独祖丁远的《社会脊梁——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脊梁》)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它不仅获得了“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惟一的长篇报告文学特等奖,而且受到了全国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5.
具有报告文学性的作品,在古代叙事诗中就有。它们反映京城及京畿发生的要闻、战争及其它社会冲突等等,内容题材颇具新闻价值;主要通过宴会赋咏、配乐演唱、壁报书写等传播方式得以迅速传播。重新认识这部分文学遗产,对今日报告文学创作,当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张泽民"文革"前的报告文学《一个震撼人心的午夜》,其思想与艺术的表现是新中国17年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新时期《衬衫王国的崛起》等作品抒写了作家张泽民的扬州情结,思想上以"地方志"书写"国家志",诉求文本最大张力的表现,且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进行温暖的揭示与表达。张泽民的散文以报告文学、小说进行跨文体的实验,并在多方面以分寸感的把握,使其作品获得和谐与诗性。  相似文献   
67.
邓贤是史传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之所以成绩卓著、独树一帜,主要是其严肃的创作态度与独特的题材选择。具体来说,一是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二是史识史见与独立精神。其次,在典型描写、史诗风范、理性精神与叙事视角等方面,邓贤创作也表现出鲜明特色和杰出成就。而《黄河殇》与《大转折》等新近力作,就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追求、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68.
近日,一些党报转载了新华社发布的文章——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的长篇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若是梳理习近平的朋友圈和工作圈,发现和习近平关系还不错的官员也着实有那么几个。  相似文献   
69.
《大学生"村官"》是第一部反映执行落实"大学生村官"这个"国家战略"的长篇报告文学佳作,也是傅宁军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捕捉能力,展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作为报告文学创作题材的艺术价值。对于报告题材的深度开掘、报告对象的人文关怀、文体意识的自觉回归三个方面的特征,成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诉求。这成就了《大学生"村官"》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0.
徐刚是我国生态报告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创作风格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主体情感的忧愤深广,客体内涵的理性诉求和叙事形式的宏观综合。他的作品引领着中国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