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22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6973篇
劳动科学   375篇
民族学   313篇
人才学   594篇
人口学   224篇
丛书文集   6590篇
理论方法论   1598篇
综合类   10107篇
社会学   1995篇
统计学   126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800篇
  2014年   2253篇
  2013年   1863篇
  2012年   2268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396篇
  2009年   2621篇
  2008年   2796篇
  2007年   1927篇
  2006年   1608篇
  2005年   1477篇
  2004年   1077篇
  2003年   1025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代表着政府对特定事务的关注,政府决策行为的关键取决于政府将注意力聚焦于何处。对1978—201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央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注意力配置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受到情境结构、政府理念及国家五年规划制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政府对老龄事业具体事务的注意力配置亦存在结构性非均衡问题。政府应持续提高有关老龄事业的注意力总体配置水平,优化老龄事业具体事务的注意力配置结构,加快养老体系建设,打破养老保险、养老服务、老年医疗健康等存在的"碎片化"状态,推动老龄事业的整合发展。为减少政府注意力的波动,应加快我国《社会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  相似文献   
22.
随着我国社会组织数量的激增,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组织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社会组织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其快速发展本身也被当作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政府毫无疑问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也应该主导社会组织的组建。政府过于积极地主导、甚至"操办"社会组织的组建将会违背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会治理创新的初衷,也不利于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政府不应该是社会组织组建的主导者,而应该是社会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23.
24.
乔丹 《领导科学》2020,(2):110-112
"舆论搭车"是社会公众基于"共情"产生的关注舆情事件、引发舆情目标转移、倒逼公权力介入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舆情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在面对"舆论搭车"时出现了不作为、不配合、不妥帖、不矫正等问题。政府"双微联动"能够引导"舆论搭车"趋向,增强舆论传播的快速性和精准性,形成舆论传播的集群效应,规避和弱化"舆论搭车"现象及其负面影响。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政府"双微联动",构建立体化政务信息传播新格局,提升政府"双微联动"的运营能力,搭建政府"双微联动"实施框架,更好地巩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相似文献   
25.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管理者,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管理活动的成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决策主体多元性及其职能模糊性,一些重大决策失误现象屡屡发生,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此,我国地方政府迫切需要优化重大决策机制,包括明晰体制内外决策主体的职能、第三方评估、公众参与、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等,以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26.
基于“2017年中国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随机调查数据,通过已有文献构建新媒体影响力和雾霾风险感知指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并探索新媒体影响力对雾霾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高新媒体影响力,能有效降低雾霾风险感知,而政府环保评价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的作用;并且新媒体影响力可划分为官方媒体影响力和非官方媒体影响力;官方媒体影响力不仅直接影响雾霾风险感知,而且通过政府环保评价间接对其产生影响;而非官方媒体影响力仅通过政府环保评价对雾霾风险感知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媒体融合时代下,提升公众对官方媒体使用频率,拓宽官方媒体信息发布喋道,完善公开透明的信任机制,同时加强对非官方媒体的信息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政府风险沟通机制,对现阶段中国环境风险的源头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纵向上体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关系,横向上体现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且这种网状关系与公共领域中新出现的三类问题,即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成熟造成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而使传统社会向新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的不当利用产生的问题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8.
29.
吴月 《天府新论》2018,(5):106-113
中国的社会治理转型推动了社会服务方式的调整与变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标本之一,围绕政府购买展开的各项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着重关注的热点议题。本文从个案入手,分析具体政府购买过程,认为其规范化的运作形态易被政社双方的非正式运作行为异化,进而呈现出政策区隔的景象。  相似文献   
30.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