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90篇
社会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是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康纳”。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警...  相似文献   
22.
美国本土文学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一直试图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相融合。然而,近年来,美国本土文学展现出强烈的印第安意识。通过《你典当的我来赎回》这个由3个过程——无归属、寻找自我、回归印第安世界——构架而成的故事,亚力克西表现了无归属的印第安人如何依托印第安传统文化,找回自己本来具有的身份,从而赋予现实生活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3.
《金色年华》2013,(4):32-33
“新国货运动”又开始流行。很多人又说,还是中国品牌及设计师最了解国内消费者的喜好,而今时尚潮流的国际化已让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征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区分,而每年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中参展的本土品牌数量越来越多、底气越来越足,就证明了国产品牌抵抗“外敌”的决心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24.
连谏 《东西南北》2009,(6):58-58
她是超市仓储管理员,丈夫是出租车司机,她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丈夫每晚能平安收工归来,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5.
救赎     
艾芥 《人生与伴侣》2010,(11):34-35
这是我相的第7次亲,又是蔓生介绍的。我忘了说蔓生。蔓生,一个我熟悉的朋友,长得很特别,下巴尖尖的,两眼有些开。再开一点就是先天性白痴的眼距,但是就在几毫米处,恰到好处地停住了。于是,蔓生,就有一种再也长不大的女孩的神情,总带几分天真的怅然。  相似文献   
26.
以王安忆、铁凝和残雪为代表的当代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坚持知识分子精英立场。她们对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思考,对女性的人性弱点进行审视,尝试精神自审与自我救赎。王安忆以写实为主,残雪坚持非理性,而铁凝则借助心理描写,把人的精神自我救赎的过程,更加细腻地展示出来,更多地表现出与残雪创作风格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7.
<正>新浪教育评选的2012年度榜样家长。一个非教育工作者,其育儿微博却拥有20万粉丝,每条微博都被家长们无数次转载并奉为育子圣经,引领了众多殷切父母的自省之路,这个神话的缔造者对自己行为的注释是:非专家,非机构,一位普通父亲的自我救赎。他非专家,但他是真实的;他很普通,但他有自己的坚守;传播正能量,他坚信再小的力量,也是一份力量。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相似文献   
28.
文学作品对人身心有治疗的功效,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疗他人,即读者;另一方面,治疗作者本人。诗人作家们在人生不得志的情况下,总倾情于诗文,寄情于创作活动,将心中的所想所感抒发出来,把内心的牢骚喷发在纸笔上,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心灵慢慢得到调解,不快之感缓缓得到释然,于是,最终达到了恬静淡然的心理状态,回归到静谧的心灵家园。左思和他的《咏史》八首,折射出他在创作中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心灵的自我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29.
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皈依佛门是由于"壮士"的理想无法实现和"美人"的情意不能解脱之后的一种自我救赎,这种皈依是苏曼殊的一种外部行为,并非一种内在的真诚信仰,因此苏曼殊注定无法救赎自我.  相似文献   
30.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这就注定了汉英诗歌翻译时必然会出现文化缺失:归化缺失;删译缺失;意译典故造成文化的缺失;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文化接受缺失。这也就需要译者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抓住文化内涵的核心,由诗词的表层结构深入到其深层结构,尽力展现其"意"的传神和生动,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