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48篇
  免费   2122篇
  国内免费   517篇
管理学   9693篇
劳动科学   374篇
民族学   5968篇
人才学   2556篇
人口学   573篇
丛书文集   25040篇
理论方法论   4685篇
综合类   51280篇
社会学   8486篇
统计学   832篇
  2024年   437篇
  2023年   1685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1614篇
  2020年   1881篇
  2019年   1969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732篇
  2016年   2410篇
  2015年   3688篇
  2014年   7668篇
  2013年   7234篇
  2012年   8060篇
  2011年   8204篇
  2010年   7584篇
  2009年   7918篇
  2008年   8535篇
  2007年   6536篇
  2006年   5464篇
  2005年   5006篇
  2004年   4652篇
  2003年   4247篇
  2002年   3379篇
  2001年   2913篇
  2000年   2085篇
  1999年   1027篇
  1998年   540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很多造型手段,本身就具有与现代设计手段的相通之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分析了大量作品,指出现代艺术设计应不断拓展与本土民族艺术语言互通、互补、互融和互动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992.
邓晓芒 《学术界》2008,1(3):106-117
2007年,江苏的<学海>杂志第1期发表笔者长文<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批评郭齐勇教授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引来陈乔见、丁为祥、龚建平和胡治洪四位先生的反驳,四篇反驳文章栽于<学海>杂志当年第2期;笔者于该杂志当年第4期又发表回应文章<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对四篇文章逐一作答;该杂志于当年第6期又发表四位先生的再反驳.现在这篇文章是对去年<学海>第6期所裁四篇针对我的文章的再回应,其中有关儒家"亲亲互隐"问题的争论仍是核心,但扩展到如何解读中西经典、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理性和仁德的关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茂名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建立是随着茂名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移民文化对这座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移民文化是茂名市特色文化之一。茂名市区及茂南区这块地方,原是茂名县管辖下的几十个农村和一片荒山丘。但这里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油母页岩。1955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决定成立茂名石油公司。1956年国家决定在茂名开发油母页岩,建设年产100万吨页岩炼油厂。国家从各地调集大量人员支援茂名的石油工业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茂名市区这片土地,1958年由原来只有几千人口的农村,激增到7.5…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介绍了当前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阐述了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995.
在一般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往往是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在对外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教者与学者都是主体,原来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变成了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平行互动、共生互决关系。在目前第二主体及其意识还未被关注的状况下,我们尤其要提倡以第二主体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和尊重作为第二主体即外籍学生的学习动机、感情倾向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96.
卡西尔语言哲学的根本特色在于,它既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一般趋势,又具有较强的欧陆传统哲学的特征.他主张,从感觉、直觉到概念的发展过程,就是语言从实体到功能、从直接到间接、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过程,象征着人的文化创造性的不断成长.他将语言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总体性维度,通过对语言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进程的文化哲学分析,彰显了语言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揭示了人类特有的精神本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笔者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语言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从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开展挫折教育、体验教育,倡树感谢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1000.
殷海光在自由主义思想上既继承“五四”的传统,又超越“五四”,有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独到理解。他认识到理性的有限性,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他关注自由主义的人文基础,认同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他张扬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凸显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的努力体现了“五四”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