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期以来,治文学史者多受到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说的影响,普遍流行着“楚骚、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似乎一部文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文体变迁史,一个时代就只着眼于某一种文体的文学。于是乎论辞赋,似乎只重汉代,无论他朝;讲宋代文学,似乎只重宋词,其他文体形式少有人问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92.
“世纪末情结”与学术自觉追求的交互为用,催生上个世纪末相当一批意在学术回顾与前瞻的研讨和论著.从外部环境来看,21世纪头十年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甚至整个人文社科研究的黄金十年.从《明清小说研究》所发论文来看,2001-2011年间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出现一系列可喜进展,当年学术回顾中的一些针砭发挥了一定作用.为进一步扩展古代小说研究视野,提升古代小说研究的科学品格和当代价值,今后应在古代小说与诗词文等抒情文学、古代小说与现当代小说之关系等两个方向作更为深广的开掘.  相似文献   
93.
陆涛 《东方论坛》2013,(1):66-70,77
在当前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文学领域充斥着图像,文学遭遇了图像的挑战,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历史上,文学与图像一直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关系,经历了语图一体、语图分体和语图合体三个阶段。我们的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应当集中在语图合体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形态就是明清小说插图和现代影视艺术,从中可以发现,图像媒介的引入毫无疑问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论房中术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中术对明清小说性描写的方式及其一些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殖崇拜观念、男权意识及其重性灵、轻事功的浮躁心态  相似文献   
95.
明清小说同文学美育的关系至密,其对明清人物类型理论与创作是进行现代美育的思想资料,其人物形象中昭示的民族性格是对现代美育的有益借鉴,其典型人物性格是进行现代美育的有效途径。这对真善美的观照、对民族魂的领略、对文学遗产的关注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宝贝兵器与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真正使孙悟空从内在精神气质上发生本质变化的,是失去金箍棒这宝贝兵器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痛楚反思。九齿钉耙则淡化了猪八戒形象的宗教意味而强化了其世俗性。不同的宗教谱系之下往往隶属有各各不同的宝贝兵器,道教有葫芦、七星宝剑、符箓等。佛教人物则多用钵盂、禅杖等。这与其教派活动的习俗传统有关。“女子上阵多邪术暗器”是常见警句。女将往往暗藏着神奇的宝贝兵器,以弥补性别劣势。女将的神仙师傅往往为其关键之时的救兵。女将兵器往往与女性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工具有关。  相似文献   
97.
1974年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中国叙事学”会议揭开了北美学界对我国明清小说评点叙事研究的序幕。在西方叙事理论的观照下,北美学者们不仅产出了一批研究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方式和叙事话语的研究成果,还借鉴明清小说评点,揭示小说逐步脱离传统历史叙事的“去历史化”过程,以建构中国叙事理论。北美明清小说评点的叙事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评点学研究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但其“以西释中”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仍需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98.
西方典型理论主要经历了类型化、性格化、个性化到心态化四种形态的流变;中国古代典型理论演进主要经历了类型化、性格化和个性化三个不同质的形态。尽管现当代中国深受西方典型观的影响,但中国古代性格化、个性化典型理论的形成都早于西方一个多世纪。过去往往把性格化的典型与个性化的典型混为一谈,实际上在典型理论发展过程中,性格化典型是类型化典型和个性化典型之间必要的过渡型典型,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代文艺创作中类型化、性格化、个性化和心态化这四种典型类型和观念是可以共生共存的。  相似文献   
99.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在明清小说中,尤其是几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巨著中,作者通过悲剧冲突的描写和悲剧成因的揭示,突出表现了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进而达到批判黑暗社会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潮、批判封建禁欲主 义的个性解放思潮以及批判空谈性理的经世致用思潮,是明清两代进步思潮三个最主要的 表现方面。优秀的明清小说在艺术描写中充分体现了这些进步思潮,并为这些进步思潮推波 助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