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74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管理学   5920篇
劳动科学   690篇
民族学   390篇
人才学   1060篇
人口学   247篇
丛书文集   662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763篇
综合类   14703篇
社会学   2577篇
统计学   154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802篇
  2020年   761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2703篇
  2013年   2068篇
  2012年   2448篇
  2011年   2782篇
  2010年   2432篇
  2009年   2652篇
  2008年   2776篇
  2007年   1895篇
  2006年   1512篇
  2005年   1418篇
  2004年   1260篇
  2003年   1272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基于窗口参比Malmquist指数法,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全国农村金融支农效率。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是下降的,但有不断改进的趋势;(2)农村金融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既有技术变化的因素,也有效率变化的原因;(3)绝大多数省市农村金融仍处于规模效率状态;(4)全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差异较大,东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技术变化指数依次递减,且每个区域各省份之间也存在差异。因而,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必须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农村金融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效率,立足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多维度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管理者如何感知和应对悖论,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从意义建构视角出发,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建构出管理者悖论应对策略选择的具体过程。研究发现:(1)当管理者进行矛盾处理时,可以采取整合型和分离型两种应对策略。(2)管理者对于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影响其悖论应对策略选择。当管理者对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不平衡,将采取分离式悖论应对策略;当对竞争需求的注意力配置平衡时,管理者的悖论应对策略选择受到资源冗余程度的影响。(3)当注意力配置均衡时,管理者受资源冗余或匮乏两类情形影响会呈现出两种不同应对策略。当组织资源冗余时,管理者对于组织悖论感知较弱,会形成分离型悖论应对策略;而资源匮乏时,管理者对组织悖论的感知较强,但所采取的悖论应对策略受悖论思维的影响。(4)当管理者悖论的感知较强时,若管理者具有悖论思维,并产生积极型应对倾向,将采取整合型应对策略;若管理者不具有悖论思维,将产生防御型悖论应对倾向,采取分离型应对策略。本文研究成果丰富了领导行为相关理论,同时对管理者应对组织悖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乙福青 《生存》2020,(5):0094-0094
现如今,阅读型“微写作”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考语文卷中。但是,微写作是新兴的高考题型,很多一线教师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控好。由于当前微写作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探索中,因此,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案例和此前研究基础之上,加以剖析和研究,从实际出发,谋求高中语文阅读型微写作的高效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开展微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国俊 《职业》2015,(6):143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各级鉴定机构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阐明如何落实好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在职业技能鉴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高校互联网生态文明信用体系,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高校应建立互联网生态文明信用体系,由团委专门负责生态文明信用工作的部门,招纳全校各专业的学生代表,确保有序且迅速地展开、完成具体宣传实施工作,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正>虽然在中国正史的记录中,汉代外交家张骞正式开通丝绸之路的事迹被誉为"凿空"[1](《大宛列传》,P3169),但是,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器型和纹饰的特点已经可以看到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相关迹象。小麦、家马和制车技术的由来,有自西而东的线索。一些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所着衣服柔细轻薄,因而有人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为希腊上层社会所喜好。  相似文献   
18.
19.
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18世纪中西经济大分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此前发生的中西金融大分流.13世纪,当面临相同的财政压力时,无论是南宋政府超发的"会子",还是威尼斯政府发行的债券,理论上都是国家向社会发行的信用凭证,本质上均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以国家信用的逻辑而言,南宋纸币体系极易崩溃的根源是国家信用不足,而威尼斯公债体制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国家信用之完善.两者之间国家信用的差异更是影响了后来的中西金融大分流,其主要的历史表现就是,英国在国家信用确立并强化的同时率先完成了金融革命,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国家信用依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内生出金融革命.由此可见,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只是通往金融革命的不同路径,根本驱动国家实现金融革命与崛起的是保障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国家信用.这一点,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启示重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