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847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9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88篇
理论方法论   228篇
综合类   1371篇
社会学   1010篇
统计学   9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宋永利  杨森 《职业》2012,(24):44-45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但这些素质的养成仅靠学校教育和校内实训场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校学习无论是在环境感受,还是在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和将来实际的工作场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高职教育必须把以传授  相似文献   
72.
郭中华 《职业》2012,(21):34-35
近年来,特别是在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很多服装企业已转变观念、转型升级,由低端加工向高科技、高技术、创品牌方向转变。但是,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技工院校,在服装专业的教学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上,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真正满足现代服装企业的需要。笔者认为,技工院校要想培养出现代实用型服装人才,就要转变教学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一体化教师培训,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一、转变教学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多年来,技工院校为服装行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为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服装企业的升级转型,大批高技术设备替代了旧的人力  相似文献   
73.
刘玲娣 《职业》2012,(33):143-144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新形势下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通过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与运行、合作保障、监督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使毕业生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4.
蔡继荣  靳景玉 《学术论坛》2012,35(9):144-147
制造业务外包的效率边界反映了自制和外包两种生产组织模式之间相互转换的临界条件或阈值。基于Yang-Wills模型的企业对其生产组织模式进行选择决策的研究,揭示了企业制造业务外包效率边界的形成机理和决定条件,刻画了由协调外包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和制造业务固定投入数量等要素共同决定的制造业务外包效率边界。  相似文献   
75.
段岁盟 《职业》2012,(5):88-89
无锡宏源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纺织行业背景的技工学校。学校依托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著名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和全力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现代化进程龙头企业于一身的无锡宏源集团,面向市场开门办学,以学校之"需"和企业之"求"结成发展共同体,构建起  相似文献   
76.
77.
2016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一欧亚经济联盟合作高层智库论坛在哈尔滨召开。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78.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悄然兴起,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地方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探讨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构建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深化校企合作,以 "定制式"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为基本出发点,拟定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79.
黄绒 《职业》2016,(33):82-83
嘉兴技师学院与浙江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产学研共同体,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业机器人使用、维护专业人才.共同成立瑞宏机器人学院,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元招生、双元计划、双元基地、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等产训一体的育人规划;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术的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8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双师数量偏少、实践水平低、考评制度不合理和培养途径单一等各方面问题,并从政府、学校、企业三个主体角度提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